阿音被他转的头昏:“什么东西呀这么高兴”
李君阁兴奋地道:“这是一味中药材,叫无名异,又叫土子,我在药师叔那里见过的,不过到底是不是,嗯,回家才能知道”
阿音讶异道:“这也是药我看着像矿物啊”
李君阁笑道:“矿物的中药很多啊,朱砂,雄黄,芒硝,滑石都是呀,不过我拿它不是当中药用了,古书上记载着,这东西还有一个用处。”
阿音说道:“什么用处”
李君阁摇头:“不说,还不知道成不成呢,要是成功了再告诉你。尽信书不如无书,鬼知道这书上说的方法可行不可行。”
阿音笑道:“你就是爱折腾,懒得管你,赶紧回家,我还要试着做面包呢”
李君阁说道:“等等,等我将它们都收集起来。”
这里石球多的是,没一会儿两人就挖到二三十个,有六七斤的样子。
两人这才开始往回走。
回到家中,阿音先将皮皮虾放盐水里养着,自己开始热饭菜,李君阁则去开窑。
将陶钵取出来,李君阁开始检视烧过的骨头和草木灰。
有机物燃烧得非常彻底,骨头变成刺眼的白色,是纯净的氧化钙,草木灰变成灰白色,碳几乎都已经烧光了。
取来今天收集到的各种石头,包括那些无名异,拿燧石锤子一一敲碎,分门别类地铺到陶钵底部,放到窑中,又烧起了一窑。
吃过饭,阿音去休息,李君阁则将烧过的骨头和草木灰拿去石碾那里磨成细粉。
然后分别用水飞法得到最细的粉末悬浊液,放到陶盆里,搁窑上烘烤起来。
做完这些,开始处理猪皮的最后一道工序。
将猪皮摊在陶器工台上,洒上木薯粉,先用木方打磨,再用擀面杖一边包裹一边擀揉,各个方向都做过一遍,猪皮就已经变得很软了。
然后将猪皮挂起来,用木棒击打,将木薯粉抖落干净。
然后挑着水桶,去湖边打水,顺便将猪皮泡在入水口处冲洗,让多余的芒硝渗出。
打完水回来,将收集到的植物种到菜园里,泡了两壶茶,摆上一盘小饼干,阿音也起来了。
然后李君阁开始撤去窑火让它冷却,回来取出中泥做陶胚,阿音则拿出椰子取肉做椰浆。
椰浆做好,加水加蜂蜜加盐烧沸,阿音取过木薯粉开始揉制面团。
面团揉好,又将发得蓬松的老面也揉进去,取出一团来放回老面盆子盖上湿布,剩下的又浇上小苏打水,椰子油,继续搓揉。
搓揉完毕,盖上湿布放灶台后面发酵,阿音这才洗了手,回来看李君阁做陶。
李君阁这边这次做的是碗,但不是普通的饭碗,而是李家沟席面上最常见的斗碗。
口径十五公分,底径八公分,高度八公分。
工具齐全尺寸标准,做出来的斗碗整齐划一,这一会儿工夫已经做了四个,不过都还没有底圈。
阿音一看就笑了:“二皮,你是不是打算做九个”
李君阁哈哈大笑:“知道我要做啥啊九个怕是不行,烧出来只怕一半不合格,起码得做十八个才行。”
阿音闲着没事,也笑嘻嘻地在一边玩泥巴,做了些小陶泥的尖嘴漏斗,上面用竹丝打孔,又搓了些泥丸,也用竹丝钻出眼来。
李君阁看得好奇,问道:“这是做什么”
阿音说道:“将它们烧成陶,将漏斗大头朝下挂起来,一个漏斗里边悬上一个陶丸,风一吹,陶丸碰到漏斗内侧”
李君阁哈哈大笑:“风铃阿音你真是玲珑心窍”
又过了一个小时,面团也已经发好了,阿音将面团搓成乒乓球大小,洒上椰蓉和泡过的紫菜,一一放到锅里。
李君阁打开窑顶,用裹着厚泥的带钩竹夹子将陶钵一个个取出,将面包锅子放进去,重新盖上盖子烤面包。
窑内温度还有两百多度,中间只需要加几块竹炭,保持半个小时没问题。
然后两人一起蹲下身子来检查陶钵里边的石头。
选出几块敲击形成的尖锐棱角已经变得圆润的石料,李君阁对阿音说道:“看,这几块石料熔点明显较低,就是我要找的东西。”
阿音说道:“那我发现那种石头呢快看看怎么样了。”
李君阁将另一个陶钵打开,里边的的石头经过烧制,现在已经变化成了好几种颜色。
第517章 面包,水煮鱼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绝对是真正的无名异了古书记载,无名异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这一钵里头,三种都有啊”
说完将一块翠蓝色的拣出来,交给阿音在日光下端详,说道:“知道明代这块料子什么价钱不其价每石值银二十四两,不便宜啊”
留下几块低熔点的和无名异,李君阁继续他的斗碗工程。
阿音将其余无用的石料丢到菜园外边,然后回来将李君阁说有用的石料分门别类的放到几个小竹筐里,拿出竹签剔除无名异上的杂物,按上中下分门别类放好。
半个钟头转眼过去,李君阁又去开窑,将面包端了出来。
李君阁拿起一个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好吃浓浓的椰香,咦,跟一般的面包不太一样,芯子是软的”
掰下一块来喂给阿音:“阿音你尝尝,相当不错,干脆你以后就做西点师傅吧,绝对让李家沟的娃子们成天围着你转”
阿音也尝了一块,笑道:“哎哟,这哪里是面包,倒有点像良子婶做的麻糬”
李君阁哈哈大笑:“管它是啥反正是好东西今天的晚饭就是它了”
阿音说道:“不干,这个可以留着明天做早饭去海滩吃,你早就答应要给我做水煮鱼的,到现在都还没做过呢”
李君阁手扶脑门:“对哟,还有皮皮虾那行,反正无事,你把草帽笛子戴上,我们去观鸟钓鱼”
将剩下的无名异全部装到几个陶钵里边,李君阁再次将窑烧起来,摇头说道:“这碳怕是不够使了,晚上回来还得烧碳”
跟阿音手牵手来到湖边,撑着竹筏来到对岸苇荡,李君阁下了锚,留阿音在一头欣赏风景和美丽的鸟儿们,自己拿起车盘竿来到竹筏另一头,洒了一把用蜂蛹粉,椰浆,木薯粒拌发出来的窝子。
回来和阿音一起欣赏了一阵风景,调笑了一阵,李君阁这才回到窝子旁,在钩子上挂上蜂蜜泡着的半熟紫薯,开始垂钓。
苇荡边水静,李君阁的钓线现在也用椰子油浸制过,更加密实耐用了。
今天的钓法又不一样,底钓鲤科鱼类,得有中通坠子。
那就要重新做钓组,李君阁摸出一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