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回到山沟去种田> 分节阅读 4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94(2 / 2)

诸葛亮位极人臣,那还不是好运道鲁迅诗里边交代得不清楚,如果人的命时里有此星,命格四柱中又带官印,那才是翰苑之尊,文官极品。

如果华盖逢空,命格里没有官印,那不好意思,只能遁入僧道之流。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我天师道,都是绝好绝好的极品之地。

李君阁一琢磨这老头还真是言之成理,老时间里天师既是极品官,又是大道师。这太上三台给他占了,运里交不交华盖都碍不着事,不存在滴

等到几人来到这里,李君阁一看大惊:“我的个去凯子哥不会是挪用滨河新区的建设费了吧”

就见废墟上方立起了一栋美轮美奂的道观,标准的徽派建筑,迎着下方的谷口白墙上开着一道圆拱朱门,上方是层层石雕的门罩,都是道家故事。

斗拱飞檐也是细木雕,放眼可见的漏窗花门,梁栋顶板,无不是精雕细镂。上布花草飞虫,飞禽走兽,日月云涛,看得李君阁不由得咋舌。

再看匾额,“三台观”三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落款,正是当代天师的名号。

石鹤老头正在里边院子里翻晒草药,见到几人到来,说道:“呵呵,皮娃,我这小观还可以吧”

李君阁一指牌匾:“他他现在不是在台湾吗”

石鹤老头鄙夷地看了李君阁一眼:“一张宣纸而已,你以为快递过来要多少钱”

李君阁给堵住了:“呃,好吧,但是你没用青鸟,我仍然可以鄙视你。”

石鹤老头都懒得跟他扯了,转头对阿音稽首说道:“阿音,起这所观,还没感谢你和梁丫头呢。”

阿音赶紧鞠躬:“应该的应该的,道长你千万别客气,我们李家沟打造文化之乡,只有四爷爷和果山师傅怎么行,你来了就齐了。”

石鹤老头说道:“那我们赶紧进去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等众人各处游览下来,李君阁啧啧连声:“这哪里是清修啊,这是腐朽吧,水缸都雕花”

就见后门一个年轻人背着药篓手提药锄从小路下来,见到李君阁就扑过来:“二皮哥你可算来了赶紧去钓鱼打鸟抓竹虫这老头还是天天熬粥,还给里边下药”

石鹤老头说道:“你在龙虎山这么长时间,回乡来怕是一时会水土不服,不调理一下怎么行等这两天过了,我自然会给你换肉粥”

小药师都快疯了:“啊啊啊可重点是我根本不想喝粥好不好”

倒是李君阁看不下去了:“你自己不会做饭还好意思说别人李家沟家家户户硬菜可都是男人上灶的你这样子怕是媳妇都找不到”

说完对苗娃说道:“我们是先弄哪样”

苗娃说道:“先去竹林下套子,顺便取竹虫,我拿花弩去寻寻猎物,晚上我们去钓鱼。”

李君阁笑道:“看小药师这馋样,要不还是分头行动吧,你上山,我下沟,先搞点东西润着。吃过晚饭再认真钓。”

那就得找帮手了,苗娃将小药师拉上,一起上山帮他下套子。

李君阁翻出阔篓,跟斗虫,车盘竿,自去钓鱼。

阿音和阿代由石鹤招呼着,在阴凉处摆上茶盘,焚上香,请她们喝茶。又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架古琴,说是让她们欣赏道家仙曲。

李君阁出得门来,听着身后响起仙翁之声,暗自服气:“其实这石鹤老头的确不一般。”

下到沟底,将车盘竿取过,换上小钩,用两指捏起一把跟斗虫,轻点几下挂在钩上,变成一小团。

光挂钩这个手法,没玩过跟斗虫的人就打死不会。

将钩轻轻荡下水,随着鱼钩的下沉,跟斗虫开始从鱼钩上些许些许地散落,脱钩的跟斗虫一下一下地抖着,随水流向下游漂去。

这就是“顺河香”的由来,鱼类,尤其是小型肉食性鱼类,如黄辣丁,牛尾子,小鲶鱼,石耙子,石胡子,对这东西的抗拒能力几乎为零。

钩放到底,收线盘崩线,小手指卡住车盘,食指搭在鱼线上,现在的李君阁,颇有几分医家“悬丝诊脉”的风范。

没一会线端传来抖动,轻轻一提,上鱼了。

一条石胡子。

这里钓鱼动作得快,这类鱼稍微提慢一些,鱼钩就进鱼肚子里了,取起来困难。

装这类鱼,鱼护远没有竹篓子好使,因为它们的鱼鳍上有硬刺,硬刺上还有一排小倒钩,容易挂在鱼护上。

这条小溪里基本都是小型鱼类,大不过半斤,但是架不住多,像鲫鱼,白条,马口之类李君阁都看不上,随钓随丢,只留牛尾子,石耙子这类高级货。

第711章 小煎鸡,干煸鸡

这些都是夜间活动鱼类,现在就钓收获不会太好。

不过够几人吃一顿晚饭是没问题的。李君阁一边欣赏山溪景色,一边听着鸟鸣啾啾,没一会就钓了十来条。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此处又没有熊孩子,李君阁便将渔具直接扔在溪边,只拎着篓子回到观内。

阿音阿代正在和石鹤聊天,阿音见李君阁进来,说道:“二皮,道长弹琴好好听,我想跟他学琴。”

李君阁说道:“这个可不是一般的难,也不好教,得准备谢师礼才行。”

说完撇了一眼石鹤的琴,对石鹤笑道:“阿音要学琴,你就给她准备一张仲尼式吧,合我们李家的家学。你这伏羲式更适合你们道家清修之士。”

石鹤老头顿时肃然:“皮娃你连琴都懂”

李君阁淡淡一笑:“开玩笑,我蜀州汉代就有凤求凰的典故,唐代就有斫琴名家雷公,李家沟篾匠叔良子婶正在研究半透明的蚕丝,用在琴上那就叫冰弦,龙池凤沼,岳山承露,你说我懂不懂”

石鹤老头赶紧道:“来来来,要不你将就我这琴试试音,让我观仰观仰”

李君阁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我这门手艺,功夫不在指头上。”

石鹤老头愈发恭敬:“那是在心头”

李君阁一副高人做派,抬头望天:“非也非也,我这功夫,只在嘴皮之上,我惯弹得一嘴的好琴”

连石鹤老头带阿音阿代,顿时笑得东倒西歪,石鹤眼泪都笑了出来:“搞了半天,光说不练假把式”

李君阁也笑了:“这个我是真不会,不过只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