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回到山沟去种田> 分节阅读 5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64(1 / 2)

跳:“这这这怎么可能这绝不可能,超高强度碳纤维材料现阶段绝不可能这么大规模使用”

依达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雷奥你忘了junge攀岩的那段视频了这不是自行车的问题,这是junge那根手指的问题。”

雷奥赶紧将自己的手指伸到那辆单车下面试了一下,没好气地说道:“junge,你能不能别这么皮刚刚吓得我汗都下来了,还以为你们中国又搞出事情,导致集团产业前景预测出现了重大失误”

李君阁笑道:“开个玩笑而已,不至于这样吧”

雷奥心有余悸地说道:“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构盾机,万吨级挤出铝,船用高速柴油机还少了啊”

李君阁笑道:“我是搞农业的,工业不熟悉,雷奥你到这里来就别想那些了吧,好好吃,好好玩,放松心情认真度一次假”

老伯一家今年来的稍微有些晚,没办法,老伯和老婶准备常住李家沟了,国外那边很多手尾要处理,然后在首都还被留了几天。

同来的还有白婶,粽粑芋头,顺便老哥也把赵华强带回来了。

老伯带回国的,是一整套的初版古今图书集成,那是老伯几十年来的心血所在。

这书目前国内只有六家图书馆有馆藏,其中只有四家有完整版。现在老伯带回来的这套,是第一版也就是所谓的雍正朝武英殿铜活字版。

当时这一版只印了六十四部赏赐功臣,现在老伯带回来这套,虽然是影印本,但是胜在原汁原味,全须全尾。

这部书虽然是煌煌巨著,但是当年陈梦雷蒋廷锡编纂的时候,手里边资源有限,还接触不到圆明园的永乐大典和清宫内府秘藏。而且从开编到初编结束,仅用了六年,即使后来康熙下令增辑,到雍正四年急着推出,也就十来年时间。

因此其中精力不足审校不清,各地方志水平不一,节选资料未标出处年代诸般混乱使得书中交代不清错漏缺失的地方数不胜数。

一万零四十卷,六千一百零九部,一点六亿字的古今图书集成,可谓是浩如烟海。

于是老伯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写考证,古今图书集成考异,考证图书里诸般资料的出处,谬误,矛盾,争议,一项项抽丝剥茧,旁征博引,拨乱反正。

几十年下来,光考异就写了上千册,册数堪比古今图书集成的十分之一卷数强,字数累计上亿,几乎与原著相当,可以说是当今研究古今图书集成的第一人,网络媒体一贯喜欢好噱头博眼球,闹哄哄地将他传扬成当世大儒。

在这样的成就面前,其它对老伯人品的质疑,诸如不服从组织,加入他国国籍,丢下父母几十年不顾,甚至是娶外国人的攻击,都显得黯然失色。

老伯从来没有为当年的行为辩白过,不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有一大帮的粉丝跳起来捍卫。

李老当年要是不出去,以那个时候的国内环境,能坚持做自己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能写出考异这等汗牛充栋的巨著

与其留在国内成天和一帮门外汉撕逼扯皮受打压,不如出去踏踏实实做文章搞研究,几十年后再来比过

到今天,在国人开始反省当年的混乱思潮的时候,在大家需要重新寻找精神寄托的时候,老伯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来了,给国人注入了一针实实在在的强心剂。

传文续脉,绪理归源,在这伟大的成就面前,非议有,不过绝不是主流。

杜甫那诗怎么说的来着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不过这些东西都被留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老伯将历年来所有的资料文献都捐赠了出去,交给李君阁的只有一个移动硬盘,说道:“皮娃,什么都没带回来,这里边就装着老伯的一辈子,现在就交给你了。”

李君阁只感觉这东西烫手:“不敢不敢,这东西先在我这里保存着,等以后交给aice和shiry吧”

老伯微微一笑,也不接这话,看了看广场四周:“景致又不一样了啊那里就是二贤庙”

李君阁笑道:“乡亲们迷信,说二贤庙要挨着祠堂才好躲雷。为这俩妖精的平安,他们也算是操碎了心了。”

老伯大笑:“哈哈哈这到底是谁保佑谁呢这思路好,这也算是将心比心,礼尚往来了”

shiry又跳出来诋毁:“爷爷李家沟的乡亲们干什么你都说好这个在中国古代应该叫淫祀吧饬风气,绝淫祀,毁浮屠,不应该是古代读书人的己任吗我可是读到过好多古代读书人,上任时下车伊始,就砸掉当地那些神神怪怪的崇拜物的。”

老伯笑道:“shiry你这就是读书不透,崇拜那也得看是哪种。如果是出于恐惧和压力,老百姓因为害怕报复不得已而为之的崇拜,那只会给人心带来黑暗和忧怖,我们当然砸之无疑。”

“可如果是出于真心喜爱,就没必要了。”

“这俩妖精从来没有给李家沟人带来过压力和恐惧,一说起来都是憨厚善良,和蔼可亲,传说里也从来没有害过人。蛤蟆精不说了,那是敬老尊贤,佑护乡里的楷模;老团鱼被家和尚一坑几百年,还是一样的憨厚老实所以他们带给我们的只有欢乐,乡亲们在用平等的态度和他们相处,这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是宠爱,我不认为有问题。”

李君阁就对shiry笑道:“看到没都是文人,这就是通达和迂腐的区别。”

转头又狐疑地看着老伯迈进祠堂的背影,这文人心里头弯弯绕多得很,老伯刚刚说的什么不是崇拜反而是宠爱那种话,是不是在影射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比喻成爬行类和两栖类算不算骂人不带脏字

第810章 石鹤回来了

今年的集团总结大会开得晚了,都到腊月二十八了才开始举行。

没办法,主要是集团今年年终有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算分红评选突出贡献奖

评分标准是在梅希安霍克集团员工贡献度分析系统基础上加上李家沟特色改进出来的,现在是第一次投入使用。

相比原系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纳入了文化积分和服务性事务积分,并不以经济贡献为唯一标准。

王婆婆的民俗指导,唐少平的长街宴,日常村务,交通部的日常运维,连李君阁捞几块桥板都算了进去。

赵华强,连苏冠海都被李君阁抓了过来,还有苏冠海的几个小弟,在老堂哥的指导下一直完善到了腊月二十七凌晨才把积分算了出来。

虽然今年集团前期大笔的进出相抵非常可怕,充分体现出二皮君过路财神的风格。不过最后这几个月农业收入的异军突起,让集团现金池那是呼呼地往上涨。

然后李大总裁就膨胀了,留足明年的发展资金,释股,分红

一千四百户民宿,一乡一寨的土地,纳入集团管理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这也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计算过程。

随着集团总资产的狂飙突进,除了第一批加入集团的管理层和对李君阁支持最大的百户乡亲,剩下的新加入力量所能稀释掉的股份比例,户均相比去年反而少了很多。

去年第一次股权稀释,李君阁放出了百分之九股权。

等到第二次李家沟剩余三百户和盘鳌乡两百户加入后,五百户人家只稀释掉了百分之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