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2(1 / 2)

系国家,则需要在巴西连续居住满15年;对于5岁前移居巴西的外国儿童,可先申请临时入籍证书,只要一直遵守巴西的法律,在成年后的2年内即可申请巴西国籍。与巴西现职外交官结婚5年以上的外国配偶或受雇于巴西外交、领事机构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外国人,在巴西居住时间超过30天即可申请入巴西籍。申请应递交给巴西驻外领事机构,由巴西外交部转外国人局受理。入籍证书由外交部颁发”

这些政策么,张海诺之前已经问过冯哈恩爵士了,他再在海德伍特这里问一遍,无非是想从这位萨尔瓦多副市长这里获得一些“便利”。果然,海德伍特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道:

“根据林克先生预计的投资规模,我们完全放宽对贵船厂聘请的高级技师、工程师和高级船工取得居留身份的限制,我可以保证,等林克先生的资金落实之后,我们至少会给贵船厂20到30个永久居留身份名额,另外长期在贵船厂工作的外籍船工,我们也会缩短他们取得永久居留身份所需要的居住年限。你看如何”

张海诺不敢嫌少,连忙说道:“噢,那真是太感谢了这样我就可以放心的向他们发出聘书了”

海德伍特点点头,“对了,在下以私人身份提醒林克先生一点巴西法律规定,只有巴西有民事能力的公民和持有永居签证的外国人才能作为企业代表,代表公司签字、行使委托或接受委托。为快捷起见,外国人投资一般找一位巴西籍且有民事能力的人,合组新公司,否则手续就相当繁琐,但在合伙双方出资比例上并无规定。”

这一点张海诺来之前也从德国商会打听过了,只是他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而又可靠的合伙人,眼前这位副市长先生或许是个不错的生意伙伴,但在保密性方面恐怕就不敢恭维了。

尽管如此,张海诺还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并且感激万分的说道:

“噢,原来如此,真是太感谢副市长先生的提点”

“不敢当”这句话之后,海德伍特笑眯眯的将张海诺和奥托上上下下打量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张海诺身上。

“不知林克先生有没有兴趣尽快加入巴西国籍”

对于这个问题,张海诺有点意外,他对此不置可否,而是以进代答道:“恳请海德伍特先生赐教”

“在下有一子二女,均已取得巴西国籍。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今年18岁,刚刚从里约热内卢女子学院毕业想必林克先生还记得刚才在下所说加入巴西国籍的要求,如果林克先生通过投资获得永久居留身份,又和巴西籍女子成婚,那么加入巴西国籍最快只需要2年时间”

张海诺几乎在瞬间石化,巴西现在都兴这样招亲么

崛起之路 第41章 合伙人

“您好,施奈德先生真没想到弗洛伦丝还有您这样一位开造船厂的表亲,这真是太巧了太巧了”

张海诺连连称巧,这其中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份,但像萨尔瓦多这样一个重要的巴西港口城市又怎么会没有德裔移民从事造船业呢即使弗洛伦丝的亲戚中没有从事这一行的,通过德国商会也不难找到具备相应条件的德裔移民。不过,在张海诺的计划中,这个合伙伴必须是绝对可靠的。

这种可靠不仅仅是个人信誉,还要具备对德意志的强烈荣誉感和归属感。

“唉,惭愧惭愧,在下的造船厂规模小得很,也就能造小型机帆渔船和短途货轮这么多年亦只是勉强维持运作而已”

施奈德这话有一定的谦虚成份,但在这家造船厂里逗了一圈之后,张海诺通过自己的眼睛作出判断:这是一个仅能造小型船只的造船厂,一共也就4个小型船坞和不到50名造船工人。

不过,张海诺看中的并不是这块地和这里的设施,而是施奈德这个拥有巴西国籍的德裔移民以及施奈德造船厂的这块牌子。海德伍特说得很清楚,拥有一个萨尔瓦多本地造船厂的名头,在这里进行投资、收购都要方便许多

参观完造船厂之后,可能有将近五十七、八岁,看起来仍像个老海员而不是船厂主的阿尔伯特施奈德先生将张海诺和奥托请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一个小船厂也不会有多么宽敞多么奢华的办公室,不过这里的布置却充满了船的味道:地球仪、大幅海图、精致的单筒望远镜还有不少漂亮的海贝。

弗洛伦丝帮着煮了一壶咖啡,然后倒在张海诺和奥托面前两个金属质地的咖啡杯里。

“听弗洛伦丝说施奈德先生从前一位海员”

张海诺以一个奥地利商人的身份说道,如果找施奈德这样一个拥有巴西国籍的德裔移民当自己造船厂的公司代表,自己也就不需要太担心别人去核查自己的真实身份了公司真正鼓动的资料么,在不少国家的法律中都是受到保护的。

“是啊我先后在两艘远洋货轮上干过,最初是在汉堡船运的菲特伦号上担任水手,刚上船那会儿只有15岁,而且一干就是10年我25岁的时候开始在大名鼎鼎的汉堡号邮轮担任二副,一干又是8年那时候,我的叔叔,也就是弗洛伦丝的爷爷,举家移民到了巴西,他们在稳定下来之后又邀我前来。想想当海员的日子虽然很有意义,但却常年远离陆地、远离自己的家人,所以就放弃了那份不错的工作来到巴西这一晃眼18年就过去了,时间真是不留人那”

施奈德往椅背上一靠,似乎在回忆着自己正值盛年时在那艘大型远洋货轮上工作的场景,海员的工作虽然累了点,但收入还是颇叫人羡慕的,而且还有机会不断往上爬直到成为一船之长,所以在一般人眼里这也是个比较有前途的职业。

张海诺和奥托相互一望,看来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一个自小在德国长大、且多年从事海员工作的德裔移民,相比于一般的德裔移民应该具备更多的“德式内涵”。不过在确定这点之前,张海诺打算再旁敲侧击的看看他究竟是否值得自己“投资”。

“施奈德先生如今在德国还有亲属吗”

施奈德颇有感慨的摇摇头,“没有了自从我的妻子去世之后,我的亲人也就弗洛伦丝他们一家了”

张海诺道:“这样也好至少不用像我们一样,战争中每天都要为那些奔赴前线的亲人担忧,战争结束了也还要担心他们的生计,不是么”

一提到战争,施奈德的眼神顿时黯淡了许多,他轻叹了一口气,也不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