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7(1 / 2)

即使建成了,也经不起风浪的颠簸。

如果说是建造军舰用的钢材么,那这些钢厂的产品就差得更远了

经过两位专家这么一解释,张海诺对于巴西国内船厂为什么不建造中型和大型军用舰艇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造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没有冶炼、铸造、机械仪器等工业的配合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这时候,他不由得想起了甲午战争,想起了那时候的北洋舰队,光靠从外国购买舰只而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的话。即使甲午战争不败,那乙丑、丙寅战争又当如何呢

即便是若干年后地抗日战争,日本陆军凭着二流的武器装备能够在中国军队面前占尽火力优势,但是一遇上了装备精良的老美,他们就被打得灰头土脸找不到北。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想到这些东西。张海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可惜的是。此时中国的局势并不比德国好,军阀混战、围剿与反围剿,还有接下来地抗日战争,民族工业在内忧外患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

如今,作为一名“失踪”地前海军潜艇指挥官,张海诺深感自己的力量微薄若在此时前往东方,不仅u148难以为继。在那个外国势力横行的地方能否保住这个秘密也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再者,未来二十年,巴西的稳定局势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张海诺正想着这些未来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两位冶金专家就已经将他们老一套地“望闻问切”进行了一遍,他们相互小声交流了一下,然后由年长几岁的艾尔顿向张海诺汇报他们刚刚所得出的结论:

“先生,如果这里真的是巴西最好的钢铁企业。那么我们只能说,巴西这个国家的冶金技术比欧洲落后许多就算他们这里品质最好的钢铁,顶多只能够建造4000吨的货轮,上万吨地话,除非他们的技术提高至少一个等级,否则是无法满足的”

难道今后造船厂建造万吨轮用的钢材就得从国外进口了吗张海诺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从国外进口钢材将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长此以往,船厂的营运成本将大大增加,而成本地提高也意味着在价格这一块的竞争力下降。可如果只是拼质量的话,一来买方未必识货,二来他们本来就是刚开始尝试建造万吨货轮,就算有威塞尔造船厂的协助,质量也还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不过,艾尔顿刚刚所说的“技术提高一个等级”这句话提醒了张海诺,他反问艾尔顿:“您说的这个技术提高一个等级,需要重新引进全套设备并改扩建厂房吗”

艾尔顿看看自己的同伴马休。思量了一下。然后说道:“这家工厂的设备已经完全落伍了,想要锻造出优质的钢材。就必须引进全套地先进设备。这种设备在欧洲和美国都很常见。在如今地局势下,价格肯定要比战前便宜很多”

这样专业方面的解释倒不至于太高深,张海诺想了好一会儿,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于是请弗洛伦丝向这位专员转达自己有意与他们进行合作,但需和他们地主管进一步面谈的要求。

两个小时之后,张海诺他们被引到了一个气质优雅的中年人面前,此人有着一副欧洲面孔,但说着一口难懂的葡萄牙语。

“我们的造船厂引进的是全套德国设备,并且和德国最好的造船厂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但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我们在建造船只方面今后只准备引进欧洲的一些关键仪器,木材和钢材希望能够巴西化我们之前已经考察过巴西的其他炼钢厂,贵厂的确是巴西最好的。因此,我们有意和贵厂进行长期合作,但前提是贵厂能够进一步提高钢材的质量”

张海诺随后还告诉这位炼钢厂主管,他的造船厂步入正规之后,每年需要至少5000吨优质钢材,其中有一半是供建造万吨轮使用的,但如果皇家炼铁厂未来几年依然只能提供目前这种级别的钢材,那他每年只会从这里订购2000吨钢材,缺额从美国或者欧洲进口。

这位炼钢厂的主管显然也知道自己钢材的水平,他很快放弃了争辩,并对此表示了自己的无奈:

“林克先生,实话跟您说吧我们工厂一年要生产4万吨的生铁和钢材,但不是用来修筑铁路、建设桥梁,就是供给东南部的各个造船厂,最近5年已经没有进行过大的技术变动了之前我们内部人员也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虽然大多数人都赞成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炼铁厂的竞争力,但是股东们都不愿意掏出大笔资金来改进目前在巴西仍出于一线水平的生产设备,所以此视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如果贵炼钢厂愿意的话,资金和技术上我们施耐德造船厂倒是可以帮上忙,方式可以是联营,也可以采用入股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技术升级之后,贵炼钢厂出产的高品质钢材只能卖给我施奈德船厂也就是说,贵钢厂出产的高品质钢材,我们施奈德船厂将以合同价格全数买下”

“这个么”这位主管脸上有些难色,他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下定决心说道:“林克先生,您的建议我会尽快向董事会转达,但最终的结果如何,我现在不好说如果可以的话,就请您再等上几天,一有结果我马上派人通知您”

“那好我们就恭候佳音了”张海诺也知道,这样的决策不是面前这个人可以决定的,反正他们来里约热内卢也还没有四处逛逛,不如就此散散心,也好舒缓一下连日奔走所带来的疲劳。

大家有月票的就请支持一下吧

崛起之路 崛起之路 第54章 心有所属

崛起之路 第54章 心有所属

3月的巴西,正值夏末。因为是逛街,弗洛伦丝换掉了她那身职业化的套装,穿上了张海诺初次见到她时那种活力四射、动感十足的休闲装束:一套短款白色衬衫最显身材,高高耸立的永远是异性目光最乐意的落脚点;衬衫和裤腰之间那一段,是健美身材的最佳证明,腰与腰之间看似区别不大,但在不同的人身上总能给人以截然不同的遐想或无限向往,或无比沮丧;至于米黄色的过膝中裤和白色的运动鞋,虽然不像高跟鞋那样为加分,但是弗洛伦丝恰到好处的腿型就已经达到了足够的养眼指数。

一个20岁的年轻姑娘,对这大街上的琳琅商品和五颜六色的衣服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力。张海诺、施奈德和两位冶金专家艾尔顿、马休慢慢悠悠的跟在后面走,就看到弗洛伦丝像只小兔子一样从一家店铺跑到另一家。艾尔顿和马休都已是五十上下的深沉人士,对于弗洛伦丝这样的姑娘至少在表面上是有很强免疫力的,施奈德更是不用多说。倒是张海诺,心里总有一种别扭的感觉,明明极力排斥安娜之外的女性,可当弗洛伦丝轻快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又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奇怪感觉。

这是男女之间相互喜欢的感觉吗

张海诺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不是”,因为他从未想过去喜欢安娜之外的另一个女人。安娜地美,安娜的善良。安娜的活泼,安娜的一颦一笑,都无人可比

难道是因为自己从弗洛伦丝身上看到了安娜的影子

张海诺暂时只能以此作为答案,弗洛伦丝头发的颜色和安娜颇为相近,身高也差不多,只是在张海诺的印象里,安娜从来都是穿裙子地要么是白色护士服那种过膝的连衣裙。要么是更长一些地淑女裙。不过当她坐下来的时候,张海诺还是可以看到裙摆下那双白皙娇嫩的腿。这虽然是“美色”的一部分,可他却从来没有“心痒”过,因为所有的感觉都是那样的自然。

里约热内卢的大街,论建筑地现代化水平,要比纽约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这里超过10层的高楼几乎没有,这样石板铺成的旧式街道比大马路多,但各种各样的商铺看起来生意兴荣。而这里的面孔也多种多样白皮肤的欧洲人、黑皮肤的非洲人,还有一些黄皮肤的,有地明显是西亚或者东南亚一带的,那些东方面孔则让张海诺很有亲切感,但当他听到这些人口中说着“叩呢唧哇”的时候,脸上马上显现出一种鄙夷的神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