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茨颇有同感的轻轻点头,对旧海军的保守作风同样感到厌恶。
话题打开了,张海诺进而说道:“对了。少校长期在地中海域作战的话,应该认识u21的艇长冯赫森上尉吧”
“当然。赫森上尉可是德国潜艇部队地传奇人物我在地中海域作战时有幸和他聊过几次,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对赫森上尉的事迹很是敬佩”
“其实我也曾在u21上短暂服役过,并且和赫森上尉结下了深厚地友谊”张海诺压低声音道:“这几年我一直在和赫森上尉共同实施一个意义重大的计划”
张海诺说到这里的时候,一旁的雷德尔借故走开了以他的身份,显然不好明里听这些违反和约的事情,同时也是给两位前海军艇长留一个较为私密的交流空间。
邓尼茨这时也察觉到了他们正在交谈地东西绝非一般。他认真且充满期待的看着张海诺。
张海诺决定先卖个关子,他非常隐讳的说道:“这项计划与我先前所说的那个战术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因为事关重大,因而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之前通过雷德尔的介绍,邓尼茨已经知道了张海诺目前“特别项目组负责人”的身份,以如今德国的形势,这个所谓地特别项目组十有八九是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而设立的,一如所谓的船舶工程局和拖拉机工厂。
这时邓尼茨的眼神有些复杂。一方面他深知军队内部有许多事务是设有保密等级的,无关人员是无法探知内幕的;另一方面,他又因为自己感兴趣地狼群战术而好奇心大增,这对于一个职业军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带着这样的心态,邓尼茨将之前的问题重新挖出来:“抱歉,冯芬肯施泰因上尉。你刚才有提到为智利海军训练潜艇人员”
“嗯,智利政府不久前宣布向巴西的施奈德造船厂订购三艘大型潜艇这些潜艇采用的是德国技术,而智利海军之前使用的霍兰型潜艇则是美国货,因此需要一批熟悉德国潜艇技术的教官前去替他们培训艇员”张海诺所说的这些,由于牵涉到智利政府和海军的军购计划,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订购潜艇相关地信息也大多处于相对公开地状态。
张海诺的前后两段话显然是将自己地计划和智利人的潜艇联系起来,但这其中有隐去了许多关键点,邓尼茨虽然浮想联翩,却又抓不到其中要领。一时间很是无奈。
“这里不是公开讨论潜艇的地方”尽管十步之内并无他人。但张海诺还是表现出一副谨慎的态度,他告诉邓尼茨。只要有空,随时可以到海军总参谋部来找自己当然,自己也经常外出“公干”,所以他来之前最好先打个电话确定一下。
“我不能向您保证其他什么”张海诺说道:“但我相信这个计划绝对符合您的胃口”
回到柏林之后,张海诺继续为他的“海外项目部”挑人,毫无疑问,那些在一战期间在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服役过的官兵是参与这个项目的最佳人选。鉴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潜艇部队的规模庞大、战绩出众,如今仍留在德国海军任职的潜艇精英不少。拿着海军档案部提供的名单,张海诺亲自走访了一些一战时期的潜艇军官,他们目前大都在德国海军鱼雷艇部队或者轻巡洋舰部队服役,也有供职于后勤文职部门的。经过交流,张海诺发现那些年轻且在各自部队担任中低级职务的,重新加入潜艇部队的积极性很高,而那些已经步入中年并在各自部队担任体面职务例如鱼雷艇支队指挥官、驱逐舰或巡洋舰长什么的,愿意干回老本行的比较少。
一战时期的德国海军航空部队不论规模装备还是实力都远逊于陆军航空部队,且飞艇人员占了多数,原本就不多的飞行员战斗大都在战后离开部队,有的幸运的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谋得民航飞行员或者试飞员职务,有的则像弗雷德那样回乡自谋出路,要将他们召集起来比较难。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张海诺觉得与其花费力气将这些旧飞行员召集起来,不如挑选一些有志于飞行的海军人员加以训练。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雷德尔的全力支持,秘密的内部的征选随即在一些鱼雷艇支队和后勤部队展开,到了9月的时候,张海诺已经募集到了70名愿意参加飞行训练并且身体合格的海军人员。在经过甄选之后,张海诺从中挑选了35人作为第一批“海外项目部人员”与那些年轻的潜艇官兵一同送往巴西。
崛起之路 走向战争 第18章 礼物
走向战争 第18章 礼物
在如何安排莱茵哈特海德里希的问题上,张海诺最初的设想是让他去巴西或者美国负责情报工作,但在与他进行过几次长谈之后,张海诺最终将他推荐到了海军参谋部下属谍报组英国情报科。
1928年12月19日,海德里希登上了前往英国的轮船,他的新护照上写着哈斯克鲁杰里,来自拉脱维亚的马术表演师。
虽然英国并不遥远,但张海诺总算给这个潜在的危险份子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位,他觉得只要不让这人接触到纳粹思想以及阿道夫希特勒、海因里希希莱姆之流,他成为“恶魔”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至少不会成为纳粹内部的掌权者之一。
忙里偷闲的时候,张海诺的最佳去处依然是雷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