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2(2 / 2)

“左满舵”大副立即重复一遍,急速转向的警铃声在舰内响起,不多时,逾12万吨舰体便在高速航行中向一侧倾斜。尖锐的舰首在浪纹重叠的海面上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以此来显示它不俗的机动性。

“左舷发现鱼雷距离2200”

瞭望员的喊声,将人们的视线从这艘战舰的右舷吸引到了左舷,原来趁着战舰忙于规避第一组鱼雷机攻击时,另一组箭鱼悄然从反方向发射了它们的鱼雷,鱼雷高速行进时产生地白色浪痕在2000米外地海面上清晰可见,它们纷纷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艘转向中地德国袭击舰袭来。

就在这时,右舷方向一架刚刚投掷完鱼雷并且正在转向的箭鱼突然被舰上的高炮火力击中,空中的袭击者顿时失去了控制,它的发动机还没来得及停转。机身便翻滚着以小角度坠入大海。2吨多重的鱼雷机在海面上砸起远比鱼雷入水时更高的水柱。但是德国舰员们此时根本无暇庆祝,这艘袭击舰虽然比自己的两艘姊妹舰拥有更厚的舰舷装甲和更为精密的隔板装甲。但自设计之初就不是用来和敌人鱼雷相抗衡的挨上一枚鱼雷即便不沉,航行能力大损也是必然的事情,这对于一艘以水面袭击为作战任务的战舰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在电子计算机尚未发展起来的时代,当敌机在附近投下鱼雷时,军官们是没有充足时间去精确计算如何避开对方的,这时候指挥官的个人经验和直观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朗斯多夫估计了一下右舷三枚鱼雷的距离和航迹,赶忙又跑到司令塔靠坐一侧,只匆匆几眼,便适时的下令道:“右满舵”

庞大的战舰刚刚从全速向一侧转向的姿态中恢复过来,紧接着又陷入了朝另一侧倾斜的状态。若是站在高空,人们便会发现它的尾痕是个大而不规则的s,正是这条曲线令它成功规避了来袭的全部鱼雷,即便是最靠近它的一枚,也在十数米外的海面上滑过。

这时候,舰上从指挥官到厨师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着残余5架箭鱼无奈离去的身影,舰员中间终于爆发出一阵胜利式的欢呼,朗斯多夫气喘吁吁的望了眼张海诺。脸上地表情总算舒缓了一些。然而,雷达室的报告立即把众人拉回到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战斗中来:

“敌舰正在逼近,方位197,距离21,330”

指挥官们随即将望远镜对准舰尾方向,海天交际处的烟柱已经依稀可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战舰已经处于对方的视线之中德意志级装甲舰因为采用柴油发动机,从烟囱口排除的废气要远少于对方。不过。人们地侥幸心理很快随着一架海象式双翼侦察机出现在视线中而破灭。箭鱼机群在发动攻击时也将目标的方位向基地以及附近那艘英国重巡洋舰做了汇报,这一点张海诺并不怀疑。同时理性地分析还告诉他,那艘三烟囱重巡洋舰不会是为了捍卫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之尊严而前来进行公平决斗的,只要脑袋还不至于太糟糕,那位英国舰长便会明白自己的战舰和德国袖珍战列舰在火力与防御上的差距,而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监视和追踪目标,并将它的方位不断发回司令部,直到有更多更强大的英国战舰赶来。

“航速减为20。航向东偏南10度”

舰桥上,张海诺下达了最新地命令,仅从这个方向看,“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正打算再一次遁入浩瀚的南大西洋,一夜航行之后即便不能驶出英国侦察机的侦察范围,随着距离的拉大,它在航向上的一个细小改变也足以让英国人搜索偌大一片海域。

这一次,海象只是远远的监视着这艘德国袭击舰。而张海诺也没有下令舰上的105毫米高炮或者ar 196出击,既是为了“请君入瓮”,也因为军官刚刚报告说经过刚才一战本舰所携带的高射炮弹已消耗过半。自德意志号返回德国本土之后,张海诺地航海图上已无能够为自己提供弹药补给的舰船,这意味着如果再来两批箭鱼,舰上的防空火力将因为弹药不足而失去作用。届时“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凌波微步”去规避对方的鱼雷攻击了

朗斯多夫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一边擦去额头上汗珠,一边走向张海诺所在的位置。

张海诺扭头看看他,虽然历史上地朗斯多夫在最后的战斗中犯下了大错,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在战舰指挥上的能力。就刚才规避鱼雷这点,张海诺觉得自己很难比他做得更出色。

“上校,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持和对方的距离,待天黑之后再行攻击”

“这显然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将军”

“谢谢你,上校你刚刚为我们避免了一场灾难”

“谢谢您。将军幸运的是这次来袭的只是6架箭鱼而不是12架甚至更多。看来我们得尽快结束战后并离开这里”

因为天空中厚厚的云层,人们看不到西沉的斜阳。但可以从渐黑的海面上推测出大致地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