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2(1 / 2)

形笨拙、速度缓慢这种双翼单发的水上飞机最高时速只有213公里,飞行时还真像是一头上了岸的海象。它机鼻和机尾各有一挺机枪,通常搭载三到四名飞行员,其中一名负责操纵机上的无线电设备正是这台发报机将发现德国袖珍战列舰的信号传到位于数十海里之外的“坎伯兰”号上,再由那艘重巡洋舰通过长距离通讯设备发送至位于福克兰地海军基地和远在伦敦地皇家海军作战指挥部,一时间,整个英国海军又为发现德国袭击舰踪迹而亢奋不已

经过长时间的追击和充满危险地战斗之后,ar 196 a1再次扮演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截击者角色,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上的通讯部门也截收到了那架海象所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可惜的是他们还无法利用德国海军技术试验室的无线电干扰设备来阻止对方通知自己的母舰。这一情况令张海诺和他的舰员仿佛回到了12月5日。在那片随处可见浮冰的海域,他们不幸被新西兰轻巡洋舰所发现。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还没有进入对方军舰的视线。

不用翻阅简史舰艇年鉴,张海诺便知道自己这艘战舰的航速在大多数英国巡洋舰面前都不占优势,虽然不确定对方的身份,但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其一便是利用雷达令自己始终处于对方战舰的视线之外,其二同样是利用雷达优势,但目的是击沉对方。

虽然很不情愿,可因为担心对方是拥有不止一艘军舰的编队,张海诺和朗斯多夫经过商量后决定采用规避战术,而即将在数小时后降临的夜幕也是上佳的掩护,但仅仅过了一个多小时,雷达屏幕上搜索到一艘形单影只的舰艇,朗斯多夫突然成了态度积极的主战派。

一番讨论之后,张海诺决定派遣舰上的侦察机前去探查一下对方的身份,为了避免被对方发现这艘战舰的新方位,他特意叮嘱飞行员离舰后不要直线飞往目标上空,离开时亦不要直接返回。

两舰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尽管绕了一个圈子,但ar 196还是在40多分钟后便返航归来。经飞行员和机枪手辨认,那是一艘三烟囱的万吨级重巡洋舰它悬挂英国海军旗,而在英国海军的重巡洋舰中只有伦敦级、多塞特郡级或者肯特级采用三烟囱布置。

畏于被对方密集的中低空防空火力击中,飞行员只能采取高空侦察的方式,因而无法进一步确认那艘英国战舰究竟属于范围内的哪一级,但这对张海诺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三极重巡洋舰皆以8门203毫米舰炮为主要武器,主装甲带均为438英寸111毫米,最高航速325节,区别在于伦敦级舰桥和桅杆稍稍后移并设置了防鱼雷隔舱,多塞特郡级装备了新型的炮塔而舰桥高度略低。相较而言,肯特级下水最早、设计最为原始,但也是目前这三极重巡洋舰中唯一接受了现代化改装的一级。

张海诺原本并不倾向于和对方交火,但朗斯多夫的一句话提醒了它:如果“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重创、击沉甚至是俘获了那艘英国重巡洋舰,皇家海军必然在震惊之余派遣更多的舰只前来绞杀这艘德国袭击舰,就“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战略意义而言,这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胜利。

过多的犹豫只会延误战机,张海诺当机立断:利用夜晚的雷达优势出击,趁英国海军还没来得及给他们的大型战舰装备舰载雷达之前再捞他一笔事实上,二战中英国海军的舰载雷达直到1940年磁控管被发明后才真正发展起来,可惜的是普拉特河口之战中,朗斯多夫未能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即便如此,他还是利用“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火力和装甲优势重创英国重巡洋舰“埃塞克斯”号、击伤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阿基里斯”号,却被英国人故作声势的电文和行动做误导将战舰自沉于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实际上当时能够阻截朗斯多夫的就只有受伤的“阿贾克斯”号和“阿基里斯”号,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几门副炮和数十名舰员,以及一部分淡水因为舱室破损而被污染,动力系统及主炮均未受损

这一次,张海诺决意避免朗斯多夫所犯的错误武士般的正面对决,“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11英寸大炮对于任何一艘英国重巡洋舰都有射程上的优势,虽然它的装甲同时能够抵御英舰8英寸炮的攻击,但张海诺宁可多耗费一些炮弹,也要尽可能的少挨打甚至不挨打,要知道在远海作战中,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伤口都有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死党失恋,被拉去诉苦,抱歉上传晚了

崛起之路 驰骋大洋 第13章 夜战

驰骋大洋 第13章 夜战

在真正的战斗开始之前,德国海军最优秀的水面袭击舰一边拼命扭动自己的身躯,一边用舰上的大小高炮疯狂向空中射击,来袭者正是张海诺和朗斯多夫之前有所忽略的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部队。6架机腹下挂有白头鱼雷的箭鱼式鱼雷攻击机是距离天黑还有一个钟头时出现在“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雷达屏幕上的,它们很快发现了这艘德国战舰并如勇敢的猎犬般扑了上来。

每当全速航行的战舰做大角度转向时,舰员们总需要借助身边的东西获得平衡以免跌倒,站在舰桥上观战的张海诺也不例外。在雷达和光学瞄准器的指引下,舰上的防空火力狂怒的吼叫着,舰舯和舰尾三座双联装105毫米炮的射速已经被提高到了极限,双联装的37毫米和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争先恐后的喷着长长的火舌,一串串暗红色的枪炮弹布满任何一块有箭鱼靠近的空域。

有着“网线袋”之称的箭鱼式是英国皇家海军中最出名的鱼雷攻击机,它几乎可以挂载任何类型的负载:炸弹、鱼雷甚至水雷。这种1936年开始服役的鱼雷机在大战爆发时性能已经过时,最大空速不足250公里,挂载鱼雷时更是缓慢得像是在马路上散布的老妇,尽管如此,在战争爆发时皇家海军找不出另外一种可以替代它的鱼雷机,于是31个一线中队和近50个二线中队仍然大量装备这种结构简单、可靠耐用的双翼鱼雷机。

自俘获第一艘英国商船以来,张海诺指挥地这艘袭击舰几乎未遭英国航空部队威胁。这当然和它在大洋深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一次,英国在南美最大的海军基地福克兰群岛就在距离它不到200海里的地方,这些英国飞机在夜晚难有所作为,在次日黎明来到之前,张海诺有把握让这艘战舰消失在英国佬的视线中,但现在偏偏距离天黑还有那么一小点时间。他此时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飞机总是很会找机会,有关俾斯麦号最后航程的历史记载对他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地。

视线中。6架挂载白头鱼雷的箭鱼式以3架为一组左摇右摆地闪避防空炮火,一边不断的寻找投掷鱼雷的机会。此时此刻,不论是在舰桥和甲板上观战的军官和水兵,还是在高射炮位上奋战的炮手们,无不希望尽早将这些慢吞吞的目标击落,但舰载防空火炮在德制火控系统的指挥下并未发挥出比平日训练和演习中高出多少地效率,成百上千发高射炮弹和子弹射入空中。却仍不见一架箭鱼式被击落,这样的情形令众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经过防空强化的德意志级,在火力上终究要比它的前辈们高出一截,英国飞行员们凭借高超的技术玩着踩刀锋的花活,却也在对方炮火的阻碍下迟迟不能找到最好的攻击位置,随着时间地推移,对方的防空火力不见减弱,机上搭载的油料却不足以供它们扛着近700公斤重的鱼雷继续在这里晃悠。不久之后。第一组三架箭鱼终于在战舰左舷2000多米外投下了鱼雷,这些鱼雷有着同游泳健将一样优美的入水姿势,下水时溅起的白色水花更是令每一个敌手都感到紧张。

“左满舵”司令塔内地朗斯多夫竭力喊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