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7(1 / 2)

行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行动彻底失败。为此,两组飞行人员全部由空军和海军志愿者组成。其中包括两名对德国海军舰艇外形非常熟悉的海军技术人员。

一个小时后,德国柏林,海军司令部。

“元帅,我们刚刚收到威廉港发来地电报,有一架英国侦察机试图闯入我方空域但被我们的地面雷达提前发现,我们的战斗机部队及时升空进行拦截,敌机被迫在距离港口二十公里外返航。双方未发生战斗”

“噢,知道了”

雷德尔挥挥手示意前来报告的那名军官退下。在德国各军港中威廉港是最临北海且距英国最近的一个,在飞机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其地理位置是德国海军进出北海的前哨站,现在却成了英国飞机频繁侦察地对象。尽管威廉港的防空体系不逊于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地任何军港,却很难做到不让任何一架外国侦察机短时间内侵入其领空只要对方飞得足够高、足够快,便在港口防空体系作出反应之前一探究竟。不过随着雷达技术的出现,这一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了。

不一会儿,那名军官又折返回来。这次的报告依然是关于威廉港。趁着港口防空体系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先前那架高空飞来的喷火式,另一架喷火则以贴近海面飞行的方式溜近到距离港口仅有数公里的地方,而这一距离已经足够先进的航空照相机拍下港内地情况港湾泊位上的战舰、码头设施以及造船厂。

接连收到的这两份情报让担任德国海军司令多年、战略眼光颇为独到的雷德尔立刻察觉到一些不太寻常的东西,他很快想到了正在大西洋海域活动的三艘德国军舰,加上长期以来对英国海军的研究和了解,这位海军元帅便对英国人的企图猜出了四五分。

“命令基尔港加强警戒,尤其提防英国飞机或者潜艇地侦察行动”

下令加强戒备之后,雷德尔还觉得不放心。他又通过元首办公室向希特勒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要求最高统帅部情报部门针对国内军港加强情报安全工作,一心扑在对英空袭事务上的德国元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海军“小要求”,却没有觉察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结果在向下传达命令时,雷德尔的迫切心情被忽略了。

在侦察与反侦察的问题上,德国海军地另一位重要人物却在两千海里之外得到了奖励。天黑前派出的最后两架侦察机中的一架在100多海里外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大规模船队。并于返航后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了舰队司令。对方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但英国身份是毋庸置疑的,张海诺完全有理由为这一发现感到兴奋。考虑到马上就要入夜,即便派出侦察机也难以提供有效情报,他遂下令收起最后降落的侦察机,并召集军官们利用航海图以及飞行员报告的船队方位、航向进行推算。由于侦察机飞行员是采用目测而且发现对方时距离领头的船只不到10公里,张海诺判断当时对方也发现了自己的侦察机,一旦推测附近有德国军舰活动,船队极有可能通过改变航线实施规避。

因为一般地大型船队航速仅有10节上下,军官们普遍认为本方舰队完全可以利用航速和雷达优势在天亮以前追上对方。夜战显然对拥有雷达一方更为有利。张海诺没有急着作出决定。因为他这时候有另外一个顾虑为了避免被对方击落而耽误了情报,侦察机飞行员在发现船队后便迅速返航。这个做法是合乎常理地,但也使得自己的指挥官无法进一步获知对方护航兵力地情况。不过将“格拉夫施佩”成功袭击英国船队以及英国政府暂时中止大西洋航运这两个情况联系起来,张海诺相信唯有得到强大兵力护航的船队才会继续在这条航线上航行。想到“格拉夫施佩”号在袭击战中已经暴露了实力,张海诺猜测那支船队的护航舰只实力在德意志级装甲舰之上,且很有可能是一艘旧式战列舰,而最终事实证明他的这些猜测都是正确的。

经过深思熟虑后,张海诺命令道:

“第一,立即以u200的名义发密电给海军司令部,报告我们发现的情况,并询问u199的位置第二,以20节航速向西偏北40度航行,截断英国船队可能的航线,同时使用主雷达进行大范围搜索第三,发现敌船队后以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部分火力对敌进行远距离炮击,优势敌方护航舰艇开火还击,利用这一点推测对方实力”

崛起之路 海啸 第6章 解谜

海啸 第6章 解谜

在这个国与国竞争激烈的星球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哪项技术能够长久为本国独享,雷达也是一样的。在这场战争的头一年,德国海军以雷达技术为辅助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实力和英国海军之间的差距,但在研究军用雷达方面,英国人实际上并不落后。几次战斗的失利让他们意识到德国人已经拥有了一种效率非常高的无线电探测设备,所以在不断利用陆基雷达加强本土防空体系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加快机载和舰载雷达实用化的脚步。

在朴茨茅斯造船厂,入坞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桅杆上终于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天线,技术性能不逊于德国雷达的新型设备将大幅度提高这艘战舰的作战能力,这对于德国人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他们还有时间。即便日夜赶工,这艘满载排水量达到36万吨的战列舰也要等到9月末才能重新回到海上,另一些战舰加装雷达的工程进度也大致如此。

1940年8月7日下午7时25分,德国,基尔港附近水域。

夕阳西下,但海面上却还没有彻底陷入黑暗之中。就在这片近岸的、海水呈墨绿色的海域,两艘悬挂着德国海军战旗的鱼雷艇缓缓驶近一个处于半浮半沉状态地深蓝色物体,它拥有一个类似雪茄的圆柱状躯体和两个向两侧伸展但中间这段的翼翅。在它躯体偏细的一段上还有三个和躯体相垂直的尾翼,中间向上那个相对更大,旁边两个则像是鱼身上起辅助作用的鳍。

“检查一下机舱内部,小心点”

一艘鱼雷艇上有人用德语喊到,待鱼雷艇靠上那“濒死的大鱼”,两个手持步枪地军人便跳了上去,深蓝色“大鱼”的晃动让人们担心它随时可能带着那两个勇敢地人沉入海底。但它看起来仍具备相当大的浮力。不多时,其中一个军人通过破碎的前挡风玻璃进入这架侧身涂有将近一人高的英国皇家空军标志的飞机。紧接着另一个人也钻了进去。艇上人员则手持步枪异常警惕的看着他们走进机舱内部,而里面很快传出了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声音:

“发现一个死人噢,又一个看样子他们都死了”

“里面地设备都被打碎了,看来没有一个是完好的”这是另一个鱼雷艇上的人们熟悉的声音。

站在鱼雷艇上军官打扮的人大声喊到:“汉克,罗斯,找找有没有密码本之类的文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