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4(1 / 2)

夫希特勒之名,所到之处无不欢声雷动。即便在损失了近千架飞机和数千飞行员的情况下,也没有人站出来大声质疑德国元首地策略顶着英法等国的胁迫横扫波兰。干脆利落地击败多年来的宿敌法国,这两场战役让整个德国陷入了近乎疯狂的状态,也使他在德国民众心目中留下了神一般的印迹

如气象部门预测的那样,晴朗的好天气并不久远,部署在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沿海的三个空军联队也已经做好了大规模进攻地准备。天刚亮,象征着强大航空力量的嗡鸣声从天边传来,阿道夫希特勒充满自信的站在可以眺望大海的一处高地上。大群高级将领毕恭毕敬的站在他的周围。渐渐的,嗡鸣声的清晰度不断增强,天际地黑点逐渐显现出气势逼人的阵容。这一天,超过1500架作战飞机和各式轰炸机以遮天蔽日之势越过大英帝国一直赖以为豪的天然堑壕,它们机尾上醒目万字符在阳光下耀着猩红的血色,那黑白的铁十字正是这个国家数百年来崇尚战争的标志。

初步整合了小半个欧洲地资源之后,德国的军力和德国元首的威望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因为柏林遭到轰炸,更因为诱和的伎俩一再碰壁。狂热的德国元首向他的军人和民众发出号召:

“把英国的城市夷为平地”

带着大日耳曼的光环,带着横扫西欧的余威,德国最优秀地飞行员们驾驶着他们地飞机义无反顾的飞向海峡对岸。就算前方有数以百计地英国战斗机严阵以待,就算目标为不计其数的高射炮保护着,阿道夫希特勒的声音便是至高无上的命令,德意志的使命便是勇往直前。这时候有谁还在考虑战争的真正目的

张海诺默默站立在原地,作为一名海军将领,他来到加莱纯粹只是因为元首热衷于炫耀胜利,并以此来加深下属们的忠诚度。就在几天之前,他吃惊的看到了由最高统帅部拟定的莱茵演习计划,在这之前他还一直以为这份计划应该在1941年初才会拟定。事实上,自从德国海军的大型舰艇从大西洋上撤出之后,德国元首就注意到了单以潜艇执行破交任务的艰难性,因此才会有7、8月间“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格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先后出击大西洋的重要行动在耀眼的胜利背后,唯有专业的海军将领们知道这次行动的风险性之大。甚至有可能毁掉德国海军近年来的积累。阿道夫希特勒的赌博又一次凭借技术上的优势以及指挥战术的优越获得胜利。下一阶段,他准备押下重注。而这次德国海军主力舰队的任务将不止是破坏英国海上运输线那么简单,在“俾斯麦”号形成战斗力、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完全修复、“齐柏林”号进一步强化以及“提尔皮茨”号和“彼得施特拉塞”服役的情况下,他的野心让任何一个看过这份计划的人都感到深深的震惊。

随着成百上千吨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呜咽的警报和恐惧的尖叫声充斥在英国的政治心脏以及南部各主要工业城市,阿道夫希特勒口中的“恐怖轰炸”正显现出它巨大的破坏力。在最严峻的时刻,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相继遭到轰炸,美国的一些报纸甚至惊呼:整个英格兰都在燃烧,整个英国都在颤抖

自百年前的拿破仑战争时期以来,英国又一次面对巨大的挑战。这一次,没有威灵顿、纳尔逊这样超一流的军事将领,英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出乎人们的预料,来自德军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们更是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的对手英国空军以比自己少得多的战斗机对德国机群构成了极大的阻碍,每一次进攻机群以庞大的阵容出击最终以残阵归来,然而德国空军作战飞机和熟练飞行员的数量正在以同样让他们感到吃惊的速度递减

昼夜燃烧的伦敦,骚乱并未出现,人们在政府的号召下有序的躲进防空掩体并展开自救互救,不断攀升的伤亡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伤,却没有动摇他们抵抗的决心。在这场比拼耐力和勇气的竞赛中,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正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就在德国空军连续发动猛烈攻势的同时,英国政府通过孜孜不倦的游说终于获得了来自孤立主义倾向非常严重的美国的重要支持一份驱逐舰换基地的协议不但让英国海上护航力量得到了加强,更具有国际政治意义的是,美国一直以来的中立政策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消息传回德国,举国一片哗然。上一场战争灾难式的结尾人们记忆犹新,虽然很多时候他们都嘲笑美国人是不懂军事的牛仔,但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和工业强国的战争潜力无人敢于小视,就连一贯看不起日耳曼以外民族的德国元首也对美国参战忌莫如讳,并且想方设法要让美国置身事外即便在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现购、自运”的新中立法之后,阿道夫希特勒也只是在国内场合大发牢骚而已,甚至在大西洋封锁战中,他规定德国潜艇只有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才能对美国舰艇进行有限还击。

这一次美国以50艘旧式驱逐舰的代价免费租借英国在西半球8处基地,略懂战略的人都能看出这对于战争局势的重要影响,德国元首对此自是暴怒不已。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他发疯般的狂吼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深深感觉到他的不满,这一刻美国成了德国最憎恶的潜在敌人,阿道夫希特勒将最恶毒的诅咒对准了他们,并且发誓迟早要让他们为今天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没过多久,随同雷德尔与统帅部官员探讨修改“莱茵演习”细节的张海诺就得到了另一个重要消息:元首的愤怒并没有随着口水喷溅而消去,虽然以德国目前的军力和战略部署还不足以用武力威胁美国,但另一个军事强国在亚洲以及太平洋区域都和美国有着非常明显的利益冲突,这便是4年前即与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日本。

应德国政府的邀请,新一轮外交谈判于美国宣布租借英国50艘驱逐舰后的第二周在柏林举行,日本派出了重量级的外交特使,意大利外交部长也应邀参加,本着共同的利益驱使,三方的会谈短时间内即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对于这一和历史有惊人相似之处的细节,身处柏林的张海诺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旁观者,由于阿道夫希特勒在外交事务上的独断专行,甚至连他那位身为党卫军领袖的好友也插不上手。

崛起之路 海啸 第29章 折翼的雄鹰2

海啸 第29章 折翼的雄鹰2

“这么惨”

从自己的挚友那里听到德国空军在当天空袭英国的行动中损失了相当于四个中队数量的战斗机和几乎五个中队的轰炸机之前,张海诺虽然有所心理准备,但对这样庞大的数字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惊讶。以战时每个中队16架飞机的规模换算,将近150架飞机的损失已经创下了不列颠空战爆发以来的又一新高。要知道在为期三周的波兰战役期间,德国空军总共才损失了285架作战飞机,包括79架战斗机、109架轰炸机以及97架其他机型,放眼战争爆发以来的历次战役,似乎也只有在空降荷兰的作战行动中因战术、地形等原因失去大批ju52的情形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对英空袭的问题上,负责着整个党卫军机构实际运作的党卫军领袖埃德文空有大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却帮不上什么忙,他只能用遗憾的语气说道:“这是我们进入9月份以来最糟糕的一天,英国人几乎出动了他们所有能够动用的战斗机,虽然元首一直希望以这样的消耗战来流干英国人的血,但现在看来我们自己更难承受这样的损失”

“那英国人呢我们今天击落了他们多少飞机”张海诺似乎十分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实际上历史早已在他心里留下了与现实相差无几的答案。

近年来略有些发福的党卫军领袖轻叹了口气,“考虑到飞行员们地错觉以及重复报告。我想英国人今天损失的飞机不会超过50架,而且相当一部分能够在24个小时内修复我们对英国雷达站的干扰和轰炸,似乎并没有足够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