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11(1 / 2)

潜艇纷纷向希腊半岛与克里特岛之间的基拉西海峡西面驶去。一张恢恢大网正迅速形成。只要德国战舰晚一步行动,英国舰艇群便能以局部优势兵力对其进行阻截。

然而,“戈本”号只停留了18个小时便离开了比雷埃弗斯港,接下来,最先抵达基拉西海峡附近海域的英国巡洋舰却没有望见德国战舰以及随行意大利舰艇的踪迹,反而遭到了从克里特岛出发地德军轰炸机的攻击,被迫后撤数十海里。一天之后,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从意大利传来:“戈本”号已经趁夜抵达意大利的塔兰托军港

这一消息令参加阻截行动的英军官兵们无比失望,不少人都相信这时候德军舰员与战舰尚处于磨合初期,顶多能够发挥出“戈本”号一半的战斗力一艘英国战列舰或是两艘英国重巡洋舰。便有可能沉这艘老式德国战列巡洋舰。从而消除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巨大隐患。

就在英军舰艇准备要从基拉西海峡附近海域撤离的时候,张海诺和他的新“宠物”却早已在克里特岛北部苏达湾防守严密的泊地下了锚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要和意大利主力舰队会合地打算,在张海诺看来,以“戈本”号地设计特点,还是充当一只海上猎豹比较能发挥作用。

与塔兰托相比,苏达湾的永固工事并不多,防御体系也不那么完备,但自从4个月前地克里特岛之战结束以来,德军就在不断加固这个距离亚历山大仅有560公里的重要军事据点扩建机场、增派航空部队,以及修建坚固的岸防工事、布设严密的雷达警戒体系。短短几个月时间,该岛就已经成为轴心国攻击盟军航线、支援北非德意军团作战的重要踏板

作为克里特岛上最好的深水港湾,苏达湾早在希腊统治时期就是一个设施较为完备的繁忙港口,英军进驻后,为了方便物资人员运送,还对该港进行了临时扩建,但到了克里特之战后期,该港连同克里特岛北部诸港都落入德意军队手中,反而成为轴心国快速增兵的重要通道。如今,这里不但长期驻扎着意大利海军的鱼雷艇突击部队,还成了德意两国潜艇的重要补给点之一。为了抵御英国海空军可能的攻击,德意军队在苏达湾北部的阿克罗蒂里半岛上构筑了一系列海空防御工事,不仅配置了大量的高炮,还从本土拉来了6门8英寸的要塞炮和2辆11英寸列车炮,由此构成了一个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坚固屏障。

“戈本”号停泊在这里,用意就十分明显了,这也应了安德鲁坎宁安的“二径论”德国人花费相当大的代价弄来这样一艘战列巡洋舰,要的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560公里的距离,“戈本”号一天就能跑上一个来回,而埃及沿岸的港口防御设施,大都不具备与之对抗的实力。更为致命的一点,就是如果坎宁安将战列舰调离亚历山大港,兵力上的空虚就会给德国战舰留下很大的可趁之机,何况隆美尔指挥下的德意非洲联军,此时正在埃叙边境一线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对英军防线发动进攻。德意联军的空中优势,要是在加上一条凶猛的战列巡洋舰支援,英军将面临极为不利的局面。

整整两天之后,一架执行高空侦察任务的英军喷火战斗机,才在对苏达湾的航拍中发现了“戈本”号的身影,新的情报很快送到安德鲁卡宁安的桌前,皇家海军上将立即把主要军官们召集起来,商讨突袭苏达湾的可行性突袭战术似乎已经成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看家本领。

结合先前对克里特岛以及苏达湾的侦察情况,将军们都认为可以趁德军防御体系尚未进一步加强发动一次海上突袭,560公里对于德国人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从埃及起飞的英国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的抵达那里,就算要用舰载机,英国航母也毋须离开港口太远。

接下来两天,英军侦察机频频光临克里特岛,驻守那里的德军航空部队也不示弱,连连派出战斗机驱逐入侵者,并成功击落了一架装备先进航拍设备的喷火战斗机。

与此同时,德军侦察机也不断飞抵埃及沿海和苏伊士运河上空进行航拍,新的照片显示英国海军的老式航母“百眼巨人”号已经返回亚历山大港,至于另一艘在地中海活动的英国航母“光荣”号,则通常是以直布罗陀港为基地活动。

9月24日夜,漫天繁星都被自西而来的乌云遮蔽了,海面上暗淡无光,因而并不适合作战飞机和一般船只活动,但在苏达湾,一艘满怀野心的艨艟巨舰,却在航标灯的指引下毅然驶出港湾。与其一同行动的,还有另外9艘体积不一、悬挂意大利海军旗的舰艇,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意大利海军都犹如春天的熊一般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其活跃程度堪比战争之初

另外一边,尽管马耳他周边海域月明星稀,海面上良好的能见度更加适合德意空军和作战舰艇活动,但迫于危机的形势,英国海军仍在努力向马耳他岛运送兵员物资,为了提高护航成功率,有的船队甚至是两艘巡洋舰和八、九艘驱逐舰为四、五艘运输船护航,只是由于德国空军活动范围增大,这些船队往往还未靠近目标海域就已经被发现,接下来等待它们的将是来自空中、海上的连番攻击。与此同时,意大利海军亦在想方设法的保护自己的地中海运输线,以确保德意非洲军团的物资供应,只是在英国舰队的袭扰下,这条运输线的安全与效率都令人堪忧。

崛起之路 鹰 第23章 噩号

鹰 第23章 噩号

熟悉的海浪,熟悉的海风,张海诺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战舰的舰桥上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了。率先拥有雷达装备的德国海军,似乎成了这场战争中最擅长夜战的舰队,不过这一次,张海诺亲自指挥的这艘大型战舰,虽然看起来火力强大,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现代化装备。

敦实的舰桥,前后错位布置的两座舯部主炮塔,粗大的烟囱以及从中冒出的浓烈黑烟,这一切,难免让张海诺产生回到1916年时的错觉德皇海军的“塞德利茨”号,采用的亦是相同的布局,但那艘“不沉之舰”在毛奇级的基础上大大强化了防御、提升了航海性能,故而在日德兰海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抗击打能力。不过即便如此,它还是难逃“彩虹”行动的悲剧,最终坐沉于冰冷的北海深处。

驶过克里特岛东部海流湍急的水域之后,以“戈本”号为首的德意海上编队进入了地中海东南部的开阔海域。尽管这支拥有12艘战斗舰艇的联合编队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真正紧密配合的团队。就在编队出发之前,意大利方面的舰队指挥官贝尔特拉米少将还在对这次行动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意大利人认为炮击埃及沿岸虽然可以打击驻北非英军的士气,但物质上的破坏作用却非常有限,何况编队白天返航必然遭到英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一旦中途有舰艇受损。他们很可能要忍痛放弃

对于意大利海军少将地质疑,张海诺没有闲功夫去耐心解释,他简洁明了的告诉对方:意大利海军可以不参加这次行动,假如在海面上遭遇强敌,“戈本”号即便死战也不会胆怯逃跑。

也许是这句话深深刺激了意大利海军的自尊心,也许担心德国政府会就此向罗马施加压力,不管出于哪种原因。贝尔特拉米还是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他指挥下的这9艘舰艇包括轻巡洋舰“朱塞佩加里瓦尔迪”号、“莱蒙多蒙德库科里”号以及分属4个级别的7艘驱逐舰,全部加入到这次炮击行动中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