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轴心国在地中海东部最主要的海上力量投入一次突袭行动。这看起来十分冒险,却很符合张海诺的战术思路,那便是趁着英国人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战略,便给他们来上一记耳光英国人,偏偏是非常好面子地。
“冯芬肯施泰因元帅,您不去休息一下吗您放心,有我在这里顶着就可以了。一旦有情况我让副官去叫您”
站在张海诺身旁的,是两天前刚刚乘飞机抵达克里特岛地帝国海军少将汉斯朗斯多夫。在这之前,张海诺一直没有想好究竟选谁来担任“戈本”号的正式指挥官地中海是个形势错综复杂的战场,意大利海军的表现常常让人大跌眼镜,而英国地中海舰队安德鲁坎宁安又是个善用战术的阴险家伙,所以这个人不但要有勇有谋,还得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就综合能力而言,德国海军中确有一批优秀的舰长级指挥官。包括张海诺地好友霍夫曼、齐里格等等,此外轻舰队司令冈瑟吕特宴斯中将、战舰指挥官恩斯特林德曼等也是传统海战的一把好手,不过,这些人都在各自熟悉的岗位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冒然将他们抽调过来,一方面其个人心理未必会接受。另一方面对原有部队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斯朗斯多夫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候选人“莱茵演习”中,他所指挥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表现相当出色,最后却极其意外的败在了一颗水雷上,而原本服役于这艘装甲舰上的官兵,包括朗斯多夫在内,都就此陷入“下岗待业”的窘境。
尽管如此,朗斯多夫担任“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舰长的三年多时间里,表现非常合格。经过战争之初的那段相处,张海诺也知道朗斯多夫是一位头脑灵活且英勇善战地优秀指挥官。另一个世界的普拉塔河口战役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的指挥失误。最重要的是,德国海军目前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大都已经在各主力战舰上担任了指挥职务,唯有朗斯多夫还在指挥着一条万吨级的准主力舰。
在老下属面前,张海诺显得比较随性,他借着手电筒的光看了看手表,此时11点刚过,这意味着舰队离开苏达湾已经4个多小时了,按照预定航程,他们将在次日清晨7点左右抵达埃及北部海域。
“好,我先去睡4个小时,你要小心的不仅是海面,还有意大利人”
朗斯多夫点点头,尽管战争爆发以来还没有与意大利人合作的经历,但意大利军队的“威名”在德国军界早已是“声名远播”了。
“好地,元帅,我不会让他们溜走地”
张海诺未置可否的耸耸肩,转身走进船舱里去了。
朗斯多夫转过头,盯着航行于侧后方地意大利舰艇看了好一会儿,吁了一口气,然后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前方由于这整个德意编队中都没有一艘舰艇装备雷达,在夜间航行和作战方面也就停留在上一场战争的水平,而此时英国海军各条战线的舰艇都已在普遍装备雷达,尽管这些不同型号的雷达性能不尽完好,但至少能够摆脱人类夜视能力的固有束缚。
此时此刻,在随行的意大利巡洋舰“朱塞佩加里瓦尔迪”号的通讯室里,好几名海军校官正密切关注着舰上的主要通讯电台,尽管此时他们仍然按照德国人地要求保持着无线电静默。两名戴着耳际的士官却显得十分忙碌,他们不断用铅笔在面前的稿纸上写着符号。
“我方巡洋舰穆西奥阿坦多洛号宣布弃舰,乌比特船队似乎正在向北撤退”
技术士官将一张稿纸转交给身后的海军少校,几名校官都显得神色严峻。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保护意大利本土与非洲殖民地之间的海航航运线就成为意大利海军的一项主要任务,而随着东非战事在1941年5月以意军投降而结束,意军海上补给的目标就只剩下北非军团。
在经过塔兰托之役和发生在1940至1941年之间地马塔潘角等几场海战之后。意大利海军元气大伤,对地中海的控制力随之大减。保护跨地中海运输线也颇显吃力,不过德军航空部队地加入让意大利人重新燃起了希望。另一方面,由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装甲兵团,自1941年初转入反攻以来,在北非战场上攻势连连、进展迅速,可装甲部队对后勤的依赖也远甚于一般的步兵军团,仅汽油一项。每月就需要至少5万吨的供应,但事实上意大利海军自1941年以来任何一个单月都没有完成过这一任务
在意大利人的地中海运输线上,马耳他就像是英国海军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从岛上起飞地轰炸机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威胁到意大利的运输船和汽艇,在地中海中部作战的英国战斗舰艇也是以马耳他为重要补给基地的。为了摆脱地中海运输线的不利境地,意大利军队攻占这座岛屿的迫切程度一点也不比德国人低。现如今,进攻马耳他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当中,意大利海军一方面要竭力阻击英军增援马耳他地行动。同时亦不能放松对北非的物资供应几乎每一场行动开始之前,隆美尔都会向德军最高统帅部和意大利当局要求增加供应,各方压力最终又都转嫁到了意大利海军头上。
意大利人深知北非战事的重要性,这才会不惜代价的增援北非,只是两项高强度的作战任务摆在一起,实力刚刚有所恢复的意大利海军陷入疲于奔命地窘境之中。
几名校官交头接耳的商量一番。然后由其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