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陆上工事则用来抵御岛上英军可能发起的反击。
为了增强这支联军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张海诺决定派出一支由驱逐舰、鱼雷艇和大型汽艇组成地快速船队,向马耳萨什洛克湾运送最后一批作战物资。此外,他还注意到距此大约20公里外的锡杰维储存着大量的军衣和食品,而且在前一天中午的时候就已经为德军伞兵所控制。经过审慎的思量,他决定从北方登陆部队中。派出一支部队护送卡车队前往锡杰维,再从那里运送食品前往马耳萨什洛克湾。如此一来,便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德意联军在马耳萨什洛克湾地防御作战。
这些决定看似并不复杂,但需要前后考虑、左右权衡,时间就这样飞快的流逝着,待到张海诺他们把战场部署重新理顺一遍的时候,天色竟已渐亮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等来了罗马的官方答复意大利主力舰队夜间确实在利比亚以北约120海里的地方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位于罗马的意军总司令部认为,伊亚金诺上将原本有机会一举歼灭英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主力,不幸的是。卑鄙的英国人利用驱逐舰和潜艇对意大利舰队进行了偷袭。战斗中意军旗舰“维内托”号连中三颗鱼雷并最终沉没,“利托里奥”号和多艘战舰都遭到重创。官兵们被迫放弃了一些舰艇,并在凌晨3点左右脱离了战斗。目前,意军的残余舰艇正在直接返回塔兰托基地地途中。
除了意大利舰队地损失之外,罗马还对英国舰队的损失进行了估计:一艘战列舰沉没、一艘遭致命重创,两艘巡洋舰战沉,六艘驱逐舰战损,所剩舰艇已经无力再对联军在马耳他地作战行动构成威胁。此外,罗马还在电报中向联军指挥部保证,“安德烈多利亚”号和“朱利奥凯撒”号以及目前在马耳他附近活动的其他意大利舰艇,将继续为德意联军的陆上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援。
即便遭受了一场意外的沉重打击,罗马的高官们依然能够保持这样乐观情绪,张海诺终于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会连埃塞俄比亚战争也打上7个月、数十万正规军在北非还打不过3万英军。
眼下,如果他会轻易相信罗马的估计,那他便也和这群意大利官员一样成为昏庸之徒了
崛起之路 鹰 第37章 斯图卡之ri
鹰 第37章 斯图卡之ri
天刚蒙蒙亮,德意航空部队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对制空权的掌控显现出来,成群的轰炸机踏着晨曦越过窄窄的马耳他海峡,战斗机也纷纷挂弹出击,那气势似乎非得把小小的马耳他岛给炸沉了不可
一双灵敏的耳目对于战士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空军的重新出动,空中侦察报告又开始源源不断的送往联军指挥部了。张海诺很快了解到了他最急需的情况:从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撤下来的英军部队已经全面退守瓦莱塔城南防线,如今在马耳他的各条道路上已经看不到英军车辆或是行军队伍。一些稍大的城镇似乎还在英军的控制之下,但守军无一例外的放弃了原先布设在城外的野战工事,看起来都打算压缩防线依城固守。
在这个忙碌的早晨,驻扎在西西里的德军远程侦察机和鱼雷轰炸机也按照事先分配的任务对马耳他东南的大片海域进行了侦察搜索,只是等到太阳升起时,飞行员们都还没有发现英国舰队的踪迹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舰队不在向马耳他挺进。以目测为主要侦察手段的德军飞机,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一起行动,方能覆盖大角度的扇形区域,而眼下张海诺手里并非没有这么多飞机,而是大部分都用在了马耳他岛。
在空军的掩护下,经过大半夜休整的德意联军登陆部队重新活跃起来,除了派出一小部分兵力攻取马耳他北部的残余英军据点之外。大部分开始迅速向南推进。只两个小时功夫,德意联军地地面先头部队便推进到了距离马耳他首府瓦莱塔不足7公里的英军防线前,在这样的距离上,德军几乎随便架起一门炮就能把炮弹打进瓦莱塔城。
然而,早在英国人统治这座岛屿之前,瓦莱塔就已经被建成了一个极其坚固的要塞型城市。当地盛产的一种“豆腐石块”,也即是石灰岩。开采出来的时候缺乏硬度,但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无比坚硬,利用这种石材,英军趁着德意联军还未登陆便建立起了一系列极其坚固的永备和野战工事,而位于瓦莱塔南面地这条防线便是整个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防线虽然宽不足5公里,可两面都是难以攀爬地悬崖峭壁,英军不仅按照一战的标准挖掘了三条各相隔约500米的深沟堑壕,还利用岛上开采出来的石灰岩沿线构筑堡垒式火力点和纵深炮垒。再加上从前线撤下来的上万名英军士兵,这条防线俨然成了缺少重型装备的德意步兵们难以逾越的沟壑
不过,登陆地德意联军倒也没有急着进攻这条坚如磐石的防线,士兵们一面在英军防线对面挖掘堑壕,一面看着己方的飞机不断对英军防线进行轰炸和扫射。待后续部队抵达后,联军很快完成了对瓦莱塔所在半岛的陆上包围,两艘意大利老式战列舰也率领轻型舰艇抵达瓦莱塔以北的近海区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