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谁赢。这种事情发生在20世纪的40年代都是一个可怕地灾难。蛮力将胜过文明,绅士反而要被痞子痛打一顿。这完全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说话的人来自舱门那边,人们转头一看,那是一位年纪约莫有四十好几、穿着德国海军中校制服的军官,他便是轻巡洋舰“科隆”号的第5任舰长马蒂亚斯奥尔诺,一个喜欢干净整洁以致于近乎有些洁癖的人。就出生地而论,奥尔诺也是一个来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丹麦佬”,他并不忌讳别人这样称呼自己,但他很不喜欢自己的战舰被任何不雅的东西污染。若是搁在往常,他一定会让官兵们动手把舰上厚厚的积雪和冰棱除去,但无奈现在海面上仍风雪交加,一名负责的指挥官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士兵为了某些非要立即执行的任务而如此冒险的
“舰长”
“舰长”
在这样的内部场合,两名海军上尉并不需要放下手中的咖啡来敬标准的军礼,两人依然双手端着杯子,只是以一个立正的姿势表示对上司的尊敬。
奥尔诺中校朝他们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风浪颠簸得可真厉害,睡都睡不安稳”
上尉们显然颇有同感,满载时才8200吨的柯尼斯堡级,抗风浪能力也只是和一般的万吨货轮相当。按照设计师们的初衷,这应当是一级适合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快速机动的多用途战舰巡逻、护航、侦察、防空样样精通,至于远距离的海上行动尤其是深入环境恶劣的海区,则应该交给至少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别的大型战舰来执行。
放眼眺望了白茫茫一片的海面后,中校不慌不忙的问道:“他们没有新的指示吧”
所谓的“他们”,便是指“科隆”号这次的“服务对象”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二艘主力航母“彼得施特拉赛”号,那艘满载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大型航空母舰如今正在“科隆”号和另外两艘z级驱逐舰的保护下航行在瓦尔德东北方、距离莫托夫斯基湾约160海里的偏远海域,如此安排既是为了避免这艘宝贵的航空母舰停泊于瓦尔德期间遭到敌方海空力量的袭击,亦是为了随时准备好接应以“提尔皮茨”号为首的战斗舰队。
小个子上尉从一旁拿起硬封夹的记录本,边看边说道:“除了13点10分和15点20分的正常转向命令,没有其他指示我们现在仍然在海面上转圈”
由4艘舰艇组成的海上小编队所进行的转圈活动,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技术含量,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原地待命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机动能力。
中校舰长没有什么表示,而是接着询问说:“4号油舱的情况怎么样”
“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高个子的上尉回答说:“我已经安排损管部门每隔半个小时检查一次,以确保紧急处理后的破损口不出现影响战舰航行的情况”
奥尔诺中校又点了点头,若不是该死的苏军轰炸机和同样该死的暴风雪,这个时候他和他的巡洋舰应该回到更加温暖的挪威南部海区了,等那时要是司令部没有特别的指令,他还想到卑尔根休息两天,用旺热的炉火把身上的寒气驱走,再好好洗上一个热水澡在因为一个油舱破损而失去上百吨燃料、如此低温下船舱内又必须保持暖气供应的情况下,舰上已经不再提供超过45度的热水,以致于军官们想要喝热咖啡的话,还得用自带的小煤油炉子进行加热
说话之间,在前丹麦土地上出生长大的海军上尉已经开始重新加热放置在指挥室一角的咖啡壶,在这个时代相当常见的煤油炉被调到了最大的火,但那金属质地的咖啡壶嘴上看不到一丁点儿热气,而挂在墙壁上的温度计,在舰上已经开了暖气的情况下,依然准确的指向零上一度
就在这时,挂在一旁舱壁上的舰内通讯电话响了,高个子的上尉一步过去接起电话,只言片语的功夫,他的脸色刷的变了,然后转向舰长奥尔诺:“舰长,损管部门报告说4号油舱临时焊接位置出现漏水”
按照技术军官的评估,水线位置受损的“科隆”号原本已经不适合执行作战任务,返回设施完备的港口进行修复是对它最负责任的做法,而德国海军司令部和北方舰队司令部最初的意见也是如此,不过在因为暴风雪而被迫从返航途中回到瓦尔德后,这艘轻巡洋舰的整条命运线就都发生了改变德国北方舰队主力突然抵达,临时维修后已经能够正常航行的“科隆”号也被分配了为“彼得施特拉塞”号护航这样一个新任务。
“立即处理,确保舰艇安全”舰长奥尔诺不但追求卫生上的整洁,说起话来也毫不拖泥带水。
高个子上尉放下咖啡杯便匆匆走出舱室,不过,那个已经放空的油舱情况恐怕要比军官们预料的更加糟糕,汹涌的海浪加上舰艇本身的行驶状态都增加了临时抢修的难度。最后,为了确保这艘巡洋舰不至于因为一处破口而招致更大的损失,奥尔诺决定临时停车“彼得施特拉塞”号不可能一同在原地停留,在通过灯光信号交流之后,它带着另外两艘z级驱逐舰继续在附近绕圈,而“科隆”号则当在完成修复后追赶上来。
崛起之路 绝处逢生 第20章 天灾人祸
绝处逢生 第20章 天灾人祸
当海面上出现第一条因为鱼雷划过而出现的水痕时,长时间处于安逸状态的德国舰员们,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终于被重新调动起来。
“还好,海浪似乎使它们偏离了原本的目标”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