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有些艰难的站起来了,皇太极早就询问管家了,范文程一天都没吃没喝,这样下去,身体肯定是不行的。
皇太极亲自吩咐管家,马上去准备饭菜,自己和范文程一道吃饭喝酒。
看见皇太极到府邸来了,范文程的心情顿时好起来了,他知道皇太极是什么人,一旦能够看开了,就清楚怎么做了。
“皇上,奴才鲁莽了,不知道宸妃娘娘身体如何了,奴才求见皇上之时,本来想着问及的,只不过心情激动,胡言乱语,没有说及。”
皇太极很是感动,轻轻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
“文程,朕这时才明白,你是我大清国的第一忠臣啊,朕身边的那些兄弟子侄,都比不上你,朕这些天沉湎于后宫之中,无人提出来箴言,唯独你,敢于冒着被责罚的风险,劝朕要以国家大事为重,这才是真正的忠心,宸妃已经醒过来了,不过身体还是不好,朕也清楚了,国事为大,朕不能够沉湎于后宫之中,若是朕不能够振作起来,他日有何颜面面对父皇,面对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啊。”
范文程忍不再次落泪了。
“呵呵,文程,你在朕的身边这么多年了,朕可是第一次看见你如此的伤心啊,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是为了朕的事情,你的眼泪,朕记住了,从今日开始,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想到什么事情,随时可以到皇宫去见朕,朕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随时可以进谏,朕都不会责怪你的。”
“奴才遵旨,奴才一定竭尽全力,报效皇上。”
几分钟之后,太监进来禀报,说是晚膳准备好了。
这是皇太极第一次在范文程的府邸里面吃饭,这更是范文程巨大的荣耀,范文程的家人陪在一边,皇太极笑着一个个询问。
范文程的家人退下去之后,皇太极开始和范文程讨论迎战明军的事宜,范文程早就有所考虑了,宁远一带的详细地形,也绘制出来了,在什么地方设伏,满八旗和汉八旗分为几路大军,如何的在伏击明军的同时,进攻大凌河城、锦州城,以及如何堵住明军退路等事宜,包括如何的守卫沈阳等等的部署,都出来了。
皇太极听得非常仔细,对着地图,不断的提出来问题,范文程自一边从容的回答。
君臣之间商议的同时,领军的各路统帅,也确定下来了,豪格、阿济格跟随皇太极,统领一路大军,正面对抗进攻的明军,多铎带领一路大军,负责剿灭占领黑山、义州的明军,多尔衮率领一路大军,负责进攻大凌河城以及锦州城,与多铎互相策应,保证全歼进攻的十万明军。
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时辰。
皇太极离开的时候,非常的高兴,要求身边的太监传旨,翌日在崇政殿议事,将所有的迎战明军事宜,全部都确定下来。
范文程更加的高兴,他仿佛看见了,大清国的勇士,歼灭了进犯的明军,大明的关宁锦防线,变得岌岌可危,京城里面的那个崇祯皇帝,急的六神无主。
第八百二十七章命运的把握
感谢帝国斜阳天下、jesonshers、hataku81、xiaoyuancu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命运都是自己把握的,尽管说外界的环境影响是很大的,但最终决定自身命运的,还是个人做出来的决定,以及所做的事情,从这方面来说,范文程很好的把握了自身的命运,得到了皇太极更加的信任和重视,若不是历史的改变,或许范文程就真的要名扬千古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人,以成败论英雄。
陈新甲也想着很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一条金光大道,已经铺在他的面前,就看他自己怎么去把握了,其实范文程有着很多的选择,如果他的想法,产生一点点的转变,辽东和边关还是有不少的猛将的,征伐后金鞑子,这么大的事情,身经百战的猛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洪承畴和卢象升都是这方面的人才,洪承畴就不用说了,本身就在辽东,卢象升在榆林,只要陈新甲愿意,禀报皇上之后,一纸圣旨,卢象升马上就会赶赴辽东的。
可惜这两人,陈新甲都不会用的,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总是想着独揽功劳,洪承畴率领的江宁营,名气很大,若是带着洪承畴,说不定征伐后金鞑子取得的功劳,很大部分都被江宁营得去了,甚至远在登州的苏天成,都能够从中讨好的,加之苏天成直接到京城去找到皇上,这已经干涉了辽东的事情,陈新甲的内心是很舒服的。不会说出来,但是记下了。
卢象升带领的是榆林营,榆林营虽然没有江宁营骁勇,但也是有名气的,而且卢象升的骁勇,也是举朝皆知的。带着卢象升征伐,结局恐怕和带着洪承畴差不多了,如此的情况下,功劳岂不是被他人分去了。
带着猛将出征,带着最为骁勇的军队出征,这本来是最简单的道理,可惜陈新甲就是不明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笑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大明朝不是第一次出现,党争和残酷的朝廷斗争,已经将这些事情,推向了极致。
陈新甲带着钱谦益、祖大寿、祖大弼和祖大乐等人出征,他认为足够了,而且他认为,这一次征伐后金鞑子,自己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策划。一定能够立下旷世奇功,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到时候,自己就是大明朝最大的功臣了。
带着这种信念,陈新甲是信心十足的,祖大寿等人曾经建议,是不是多了解一下后金鞑子的部署问题,看看后金鞑子是不是也什么针对性。这些宝贵的建议,没有能够引发陈新甲的注意,更谈不上重视了。
不客气的说,到了这个时候,陈新甲有些飘飘然了。成为了征伐后金鞑子的主帅,这本来就是皇上最大的信任,试问谁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
出征的前一天,陈新甲来到了大凌河城。
作为主帅,陈新甲要指挥这一次征伐后金鞑子的所有事宜,这也是所有边军都清楚的事情,大军集结在大凌河城,是做什么事情,众人都知道了,因为陈新甲对边军的关心,提高了边军军士的军饷,所以陈新甲在边军之中,威望是很高的。
没有谁注意到,陈新甲是一个事无巨细的人,这样的人来做统帅,要么就是特别的睿智,能够预判到所有即将出现的事情,要么就是累死自己了,戏还不好看。
祖大寿、祖大弼和祖大乐体会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以为,这是多年来,明军主动进攻后金鞑子,战役非同寻常,陈新甲小心一些,大权独揽,也是说得过去的。至于说钱谦益和唐海泰等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没有经历过战斗,没有经历过厮杀,当然不知道战场上的事情。
出征前的最后一次商议,在大凌河城的总兵府进行,这里是祖大乐一直都驻扎的地方,作为主人家,祖大乐是做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