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8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10(1 / 2)

周延儒当然明白,朝廷的行为,绝大部分的功劳都是苏天成的,就好比是修建一座大厦,从头到脚都是苏天成负责,这座大厦的优缺点,苏天成是掌握的非常清楚的,人家要是想着掌握这座大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长吁短叹一会之后,王承恩恢复了平静。

“周大人,皇上是想着和你商议辽东的事情,皇上很是犹豫,辽东的局势很不好,多尔衮还在大同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侵扰的,可恨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愿意讨伐大同的多尔衮,皇上准备惩戒两个部落在京城的继承人,可又下不来决心,此外皇太极的女人和儿子也还在京城,皇上也准备要从他们的身上想办法了。”

听见王承恩这样说,周延儒脸上的颜色有些变化了。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愿意征伐多尔衮,这里面肯定有苏天成的原因,其实两个部落如今根本不听朝廷的,听苏天成的,这也难怪,当初打败两个部落、令两个部落规规矩矩的,就是苏天成,如今苏天成建立了大晋王朝,两个部落肯定是臣服大晋王朝的,再说还在京城的庄妃和福临,人家到京城也是几年时间了,孤苦伶仃的,皇太极做出来的一系列的举措,明显就是放弃了庄妃和福临,皇上这个时候对母子两人动手,恐怕惹得众人耻笑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继承人,就更是不能够动了,那样两个部落说不定也准备来京城京城了。

如何看待辽东的局势,周延儒内心是矛盾的,苏天成曾经托人传话,辽东必须要保持稳定,至少需要在朝廷的手里,不能够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若是出现了那等的情况,一切的罪责,都是大明朝廷来承担了,可朝廷已经危在旦夕,大厦将倾,这个时候了,还保住辽东有什么作用,无非是留给苏天成一个稳定的辽东。

周延儒无法选择,也没有提出来有关辽东的什么建议,这件事情上面,他始终保持沉默,内阁也一样保持沉默,大概众人都想到了后果,多尔衮擅自离开沧州,一路劫掠到了大同,更是引发了众人对后金鞑子的憎恨,如此的情况下,丢失了辽东,恐怕真的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交心之举

朱由检独自坐在养心殿,已经是腊月二十四了,养心殿空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冷清,本应该回到后宫去,和皇后等人过小年的,但朱由检还是坐在了这里。

周延儒进入养心殿之后,正准备行礼,可朱由检挥挥手。

“今日过小年,本应该休憩的,朕想到了一些事情,找到爱卿商议,那些礼仪就免去了。”

朱由检的声音显得很是平和,感觉不到什么,看样子应该是在心情稳定的情况之下,说出来这番话的,可周延儒却不是这样的看法。

崇祯二年,周延儒就进入了内阁,之后很快成为了内阁首辅,深得皇上的信任,可以说他是非常了解皇上的,皇上登基之前,根本是没有希望成为皇帝的,要不是先帝的身体不好,加之无后,皇上绝没有机会,也就和其他的藩王一样,最终是到封地去,老老实实过一辈子,恐怕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皇上在登基之前,一直都在皇宫里面,日子不是那么好过,那个时候飞横跋扈的魏忠贤,根本没有将皇上看在眼里,后来皇上登基,果断的铲除魏忠贤,在周延儒看来,这其实是之前就埋下的祸根。

皇上在权力漩涡之中多年,登基之前战战兢兢,各方面都非常的注意,多皇宫之中的斗争也是很清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认识,有了不同于一般的遭遇,皇上很难真正的信任一个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最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恐怕就是皇上的悲剧了。

在如何对待苏天成的问题上面,这是表现的非常明确的,周延儒猜想。皇上恐怕是想到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了,甚至是东汉时期的汉献帝,害怕成为了傀儡,这样的想法没有什么错误,可惜苏天成太优秀了,根本没有给皇上任何动手的机会。

皇上登基之后。一直都很是要强,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对自身的要求也是这样的,缺乏变通,加上难以完全相信他人,这样的性格放在帝王的身上,必然形成悲剧。更何况大明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今日皇上的态度如此的柔和,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情。

果然,周延儒刚刚坐下。王承恩就拿着诏书走过来了。

周延儒接过了诏书,刚刚看了开头,身体就开始颤抖了,这竟然是皇上亲自写的罪己诏和退位诏书,皇上准备让太子朱慈烺继承皇位了。

匆匆看完了罪己诏和退位诏书之后,周延儒站起身来,准备跪下说话的时候,朱由检开口了。

“周爱卿。朕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么多年以来。朕勤勤恳恳,想不到大明江山,还是要毁在朕的手里,朕对不起列祖列宗,朕没有资格做这个皇帝了,今日就是想着与爱卿商议。朕准备在明日就宣布退位的。”

周延儒跪下了。

“皇上,臣以为不可啊,皇上勤勤恳恳,奈何我大明遭遇这么多的劫难,此并非是皇上之过错。满朝文武大臣是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臣恳请皇上收回罪己诏和退位诏书,值此关键时刻,若是皇上发布了退位诏书,恐怕动摇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周爱卿,站起来说话吧。”

朱由检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但平和之中,带有了一丝的激愤。

“朕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领了,北方也没有多少地方了,唯有这京城四周,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恐怕春节之后,这些地方都不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朕没有颜面了,这亡国之君的耻辱,朕是要背定了。”

周延儒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了,任何安慰性的话语,都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江宁营占据了天津,恐怕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这样的时候,除非是能够想到打败江宁营的办法,其余的都是空话。皇上说出来的这些话,令他想到了崇祯初年,那个时候,皇上不过十多岁的年纪,骤然间肩负重任,满腔热血想要振兴大明王朝,十六年时间过去了,皇上步入了中年,却迎来了这样的局面,心中的悲怆是可以想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