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2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84(2 / 2)

今日温体仁正好在内阁票拟奏章,一听崇祯召见,放下笔就赶紧来了。

到了乾清宫门口,王承恩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温相来得好快,万岁爷正在等你呢。”

温体仁悄声问:“敢问公公,今日陛下召我来所谓何事陛下心情是好是坏”

这种不涉及秘密的消息,王承恩不介意卖个人情给首辅大人,小声回答:“温相尽管放心,万岁爷刚读了山东来的捷报,心情很好。召您前来,可能是为了抽调一个广东的武将进入神机营的事情”

温体仁眉毛一挑,广东的武将莫非就是他

与捷报一同进京的,还有山东巡按御史谢三宾的一封信,直接由温体仁的门人直接送进了温府,随同信一起来的,还有一万两银子。

信中虽然没有像其他投靠的官员一样自称门生,但是谢三宾信中话里行间极尽奉承之能事,并称山东初定,被琐事缠身,等事情处理完毕后一定登门拜访。信的末尾,“顺便”提到了登莱巡抚之位空缺,对叛乱平定后的局势不利,建议早作定夺,另外还提及了在平叛过程中立下首功的广东参将夏天南,是其未来的乘龙快婿,想留在琼州升任总兵,希望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温体仁在崇祯面前以“孤臣”自居,实际上非常热衷拉帮结派,对于投靠的官员来者不拒,以便把控朝政,对抗东林党。但是由于其口碑不佳,投奔的官吏参差不齐,闲职的居多,像谢三宾这样“根正苗红”、前途光明的言官很少,所以温体仁对于谢三宾的靠拢很重视。虽然谢三宾没有明言自称门生,还留有余地,但是以科道言官的身份送上万两银子的贿赂,毫不避讳,其诚意可见一斑,温体仁决定尽全力帮助谢三宾。

他进了乾清宫后,崇祯也不废话,直接问道:“这几份奏章都是内阁看过的,你应该知道这个广东参将夏天南吧从奏章所言可以看出,夏天南精于训练鸟铳兵,还能以纯火器对阵叛军精锐骑兵,可谓难得的人才。如今京营人才凋敝,神机营更是每况愈下,不复当年之勇,我欲调此人入京,重振神机营,长卿以为如何”

第六百二十二章 总兵变副将

崇祯是个急性子,又刚愎自用,温体仁自崇祯初年起任礼部尚书,崇祯三年担任首辅至今,已经侍奉这位主子七年,对他的性子摸透了。这时听到崇祯这么问,知道他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叫自己来不过是拾遗补缺,帮他完善这个想法而已。

如果不是谢三宾的一封信和一万两银子,温体仁才不会关心远在广东琼州府一个参将的命运,既然皇帝要调个武将入京,那就随他高兴咯,犯不着为这小事去扫皇帝的兴致。可是要拉拢谢三宾,就不能不考虑其信中的诉求,除了谋求登莱巡抚的位置,还有确保其未来女婿在原地升任总兵官,但是这与崇祯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温体仁能够理解谢三宾翁婿两人的想法,京官虽好,可是除了名声,哪有做地方大员威风就算捞银子,地方也比京城方便,京官除了尚书以上级别的高官,没有多少灰色收入,大多数过得都相对清苦。武将也是如此,要是进了京营,必定被勋贵、上官吃得死死的,哪有在地方上吃空饷快活逍遥。

该如何做,才能打消皇帝的念头呢温体仁陷入了沉思。

见温体仁半天没有回答,崇祯眉头皱了起来,沉声道:“莫非长卿不同意朕的看法”

温体仁从沉思中惊醒,连忙回答:“陛下,臣非常赞同这个做法,既然地方上有如此人才,理当调入神机营,为朝廷效力。在琼州那地方做个参将,岂不是荒废了”

崇祯高兴起来,“你也赞同朕的想法那就拟旨,你来执笔,即刻调夏天南入京,官衔暂时不变,如果确实有真材实料,能让神机营有所起色,再封个副将也不迟。”

温体仁一边思索一边回答:“陛下,拟旨之前,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摆摆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尽管说。”

“这个夏天南以区区参将之职调入神机营,掌营的武官可都是勋贵,不排挤他就不错了,所谓操练神机营又从何谈起”

崇祯一时语塞,想了想,说道:“要不破格提拔他为神机营副将”

“包括神机营在内,三大营的总兵、副将历来都是勋贵担任,从来没有旁落,如果这么安排,夏天南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崇祯脸色有些难看起来:“官职低了说话不管用,官职高了遭嫉恨,那么你说朕该怎么办难道把三大营全部清洗一遍,掌营的将领全部换掉”

温体仁低下了头,避开崇祯的目光:“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一个无名小卒清洗三大营,无异于一场地震”

其实他不说,崇祯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京营虽然积弱已久,但是人事关系错综复杂,涉及京师大部分勋贵和重臣,就算自己贵为天子,也不是想清洗就能清洗的。

崇祯烦躁起来,来回踱步,“那你说该怎么办”

温体仁见崇祯有所动摇,趁机献策:“其实陛下的主意是极好的,只不过此刻调夏天南入京,不是时候。不如先按山东平叛的功绩论功行赏,把他的官衔升上来,在地方上磨练一番,多攒些功劳,熬一熬资历,等到战绩、军功、资历都无可挑剔的时候,再调入京师,自然水到渠成,无人敢说闲话。”

崇祯停下了脚步,长叹一声:“哎,长卿言之有理。可是这一来要耽搁多少时间,时不我待啊朕恨不得今年就把京营操练起来,派出去剿流寇、打鞑子。你也知道,地方上的那些武将,要起饷来一个比一个叫得欢,要打仗了就推三阻四,诸多理由,要是朕能练出十万精锐京营,又何必受这些武人的闲气”

温体仁松了一口气,这一招声东击西,总算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打消了他的念头。

“臣知道陛下的苦衷,不过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急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