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3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72(1 / 2)

d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少,或许皇帝也知道,但更多的是皇帝不知道。因为李客师自长安出来,途径内府庄园,发现和往年并无不同。

“先去见杜克明吧。”

“是。”

李客师有些头疼,明明他儿子跟张德已经到了“知己”的阶段,可惜,儿子跟他闹翻了

然而李客师根本不敢把“忤逆”这件事情曝露出去,于勋贵而言,举凡大罪,都是皇帝下手的好时机。

他的确和李靖不相往来,但皇帝信么

公爵的马车徐徐向前,而街边的酒肆茶馆之后,还不是地发出争执声,让马车中的公爵不由得露出一个怪异微笑。

洛阳城南新南市,市内有个商户筹措的“私塾”,和别处不同,这里的教书先生虽然年轻,可是极为自信,言谈举止,俨然一派领袖。

“荒谬,这厮枉为国子监学生,不教雅言,反教俗语有辱斯文”

“如何有如斯文商人行商,本就不需之乎者也,江南行商者极多,口出白话,手写俗语,有何不可”

“苏州白话,分明就是鸟语”

“你你竟敢打人”

“这是打的畜生。”

“放肆”

竟是一人拔出腰间佩剑,就要斩人。另一边也是不慌不忙,腰间佩剑同样抽了出来:“怎地怕了你不成”

“不要打不要打,你们一个河北人,一个河东人,偏为江南人拔剑相向”

被打的是河东人,恶狠狠道:“辱我儒门,当诛”

“你的儒门是门,我的儒门就不是门当诛你以为你是杜克明还是尉迟敬德今日某话放在这里,河北会馆的私塾,也教俗语白话你要不服,来我河北会馆踢馆便是”

两帮都是学子读书人,做派却是宛若悍匪,饶是跟胡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关西商人,都看的目瞪口呆。

有个长安老大户,愣神之余一把抓着洛阳亲眷:“乡党,怎么为个言语说道,这读书的还能斩人”

“”

洛阳亲眷也是沉默了许久,才半天蹦出一句话来,“去年就死了十几个学子,都是有根有角的人物。不说甚么郑氏白氏,就连王氏卢氏都有。就为了争个私塾教授行文用何言语,两帮人从新南市杀到洛水,那些个府兵都不是对手。”

“”

学生比府兵砍人还厉害

那长安老大户顿时一脸的迷惑,显然是搞不懂了。

第七十六章 两个成语

云梦泽到底有没有神女出没,老张不能证明,也不想证明。反正拿着显微镜对着自己的小蝌蚪观察,并且画出好几种蝌蚪形状的人又不是他。

作为一个亲王,李恪很具有科学献身精神,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张德都没和吴王打交道,他怕被人说闲话

汊川县有个火药厂,偶有爆炸,但威力都不算大,万幸,没死人,不过残废了五六十个。

离着火药厂不远,就有个水力镗床所,其实也是钻床。镗床是给炮管加工用的,而小批量的炮,都没有作为武器来使用。而是一种工程设备。

主要是架桥,而且还是悬索桥。

贞观十二年走上正轨的汉阳钢铁厂已经顺利成为南方地区的最大钢铁厂,只是模式上来说,和石城钢铁厂有点小小的区别。

火炮主要是将铁锚及线索射到较远距离的谷地另一侧,当然这是在风力条件不足时候的办法。更多时候,架设悬索桥及索道,用的都是热气球。

临漳山学堂的极大部分工农商子弟,已经明白自己科举变身的道路相当的狭窄。这比长安天子脚下大多数的老百姓要幸运,他们往往要在三十岁之后,才会明白“行卷”成本及难易程度,是和他们自己的家族成正比的。

而荆襄地区的少年们,哪怕是獠人都知道,大唐立国二十年,就出了一个马周,还是抱大腿上位

所以,想要学长史的师兄做状头,最重要的是要练习好相当不错的投胎技术。

如果投胎技术不行,那么,赶紧学习挖掘机技术,至少能混口饭吃。

涢水上的两条索道一座铁索桥,用的就是热气球先行拉线,然后由细到粗逐步拖拽,然后定铆。两头各有浇筑基座,用上了一点点汉阳牌水泥,效果么三五年不垮就是成功。

两条索道是利用地势差,主要还是运送物资。回收的时候,则是需要用到畜力绞盘来运转。

架设两条索道和一座铁索桥,仅仅是试水,是以大都督府名义修建的。对云梦泽及涢水上游的人来说,这是利好,至少对小两万的汉民来说,在没有浮渡的情况下,没必要再跑两日的脚程,才能到对面那座山头上串门。

而对涢水以西,那些窝在山里的獠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改头换面的好事情。当然,这也是一个被云梦泽诸县轻松派几十个白役就能拿捏一寨之主的作品。

一句话来形容,獠人被地方官吊起来打以前需要半个月,现在只需要一天,甚至只需要一个时辰。

谁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要修桥,难如登天。

李恪这个“政绩”,姑且也可以说是政绩,它的作用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在剑南道推广。

当然了,遇上那种任凭鸟飞渡的巨大峡谷,也只能望洋兴叹,可对蜀地及剑南道的不少地区来说,百丈跨度都可以接受。

如果冒险点,轻兵上阵,战略上也极有意义。

朝廷,或者说中原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个成本到底是多少。持续性投入要多少年或者多少百年。

一个概念既然成熟,且行之有效,那么对大部分人来说,捞一把都是可以接受的。

“绝谷架桥凌空飞渡”

长安的官僚们一直在被“百工”刷新印象,然而工部的干员们已经跟不上“民间科学家”,更遑论某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江南土狗。

“这热气球的道理,倒是简单,只是想要制作,却也不易。”

“易或不易,都是要做的。有了热气球,就能夸谷架桥。铁索为梁,铺就木板,骡马蒙眼亦可通过。再有悬索,人物分过,当能快捷不少。”

“倒是可以在西蜀架设,可绝诸羌生机。”

“只是铁索制作不易,且要架设,人物资料,两岸同时并行,非一日一月一年可期。”

“铁厂还是太少。”

“若是丝帛能折算为钱,年税可抵五千万贯。只是,钱太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