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5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41(1 / 2)

d的事情,他也没有阻拦,横竖对他来说,也是一朵小红花。

“好了,辽东诏书已经到了洛阳,弘文阁不日就会执行。”

房玄龄一趟上疏,总算结果完美,只是提到“弘文阁”的时候,整张脸就跟便秘一样。

皇帝以自己还在辽东打猎为由,一切行政命令“皆有上出”,执行单位自然就成了一帮“弘文阁”学士。

弘文阁的学士虽说是学士,可干的就是秘书工作,给六部传达消息用的。

就这,那帮没前途的学士还特美滋滋的,嫖妓的时候跟妓女吹牛逼,说自己这是“权压政府,胜过三省”。

外人不明就已,只知道弘文阁的衣冠禽兽们,去六部指导工作,那都是奉旨而行,简直就是“权势滔天”。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还真就被他们给唬住了。

正因为一帮“秘书郎”居然就唬住了人,这才让四大天王之一的房玄龄很是不爽。自己一辈子的英明谋略,格调下降太多,下降太多啊。

对李世民的心态,房玄龄不必长孙无忌复杂。李董还是保安科科长的时候,老房那是绞尽脑汁给他出谋划策,几次风险规避几次大捡便宜,不敢说全是仰赖房玄龄智谋,可事情总归分个优劣,有他房乔和没他房乔,那能是一回事吗

眼下的滋味,房乔不无恶意地想过,这还不如“卸磨杀驴”呢,那还痛快一点。

老张虽说听出来房天王对“弘文阁”有怨念,但还是笑呵呵道:“房相和一帮秘书计较个甚么,如今既然皇帝巡狩辽东,洛阳这里,倒是好应付一些。冉氏在西南的布置,也该收网了。”

“噢勘查结果出来了”

“说出来怕房相不信,自锦州开始,凡有武陵蛮聚居之山,皆产金铜。虽说储量不高,但范围极广,可修路夜郎县,顺流而上,穿过业州、充州、姜州、犍州、候州,过巴江,入矩州。”

“黔中道路艰难,冉氏又和獠人亲善,若是掣肘,怕是难做。”

“黔中州县,多羁縻之地,如矩州之流,便是如此。只是勘查结果还是很好的,矩州之地,在黔中腹心。若多加经营,再修通六诏道,加上蜀地身毒道,只要五金不绝,就不会亏本。”

因为交通的关系,哪怕是贞观十九年,整个唐朝还是“钱荒”,可是诸如苏杭、淮扬,或是贸易繁忙或是盐铁之利,总之,局部大城市,是出现“通货膨胀”的。

以扬州为例,核心城市江都和扬子县,其现金储量,早就超过了太原等河东的老牌大城市。其规模已经跟长安不相上下,而长安是什么地位扬州又是什么地位

武汉同样是有这种情况,以至于武汉地区,金银货币数量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实在是出去浪一圈,不可能装个几十斤铜钱吧

华润飞票虽好,可眼下认账的,还只是处于“小圈子”。只有类似福州这种大量金银贸易的港口城市,华润飞票才有其独特的“江湖地位”,但华润飞票的“江湖地位”,又是因为华润号福州堂存储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是亲眼所见福州从一个土鳖小港,一跃成为江东第三大贵金属交易市场,前后用时五年都没有。

背后的数字游戏两大天王是不管的,他们看到的只有一样:老子以后只要印印废纸就行了

如果他们还是中枢实权宰辅,那肯定要忍住这种诱惑,可现在这不是马上就要“下岗再就业”了么,管那许多。

所以房玄龄也懒得跟张德扯有的没的,意思就一个:你给整个实在的

老张也没废话,就说了:“可经营矩州为西南铜市。”

“铜市是官营还是民办”

“早晚都是官营,不过先来民办。”

“若如此,怕是官军不得太多。”

“好说,可招揽武陵蛮为土团,再借调徐州民团。”

房玄龄一听,顿时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土团”什么的,说传来就是“以夷制夷”,给个好听的名字,“xx校尉”“xx将军”,完了中央说你那旮旯有个表哥好像“不服王化”,你帮忙,干得漂亮有赏

要说装备,“土团”又不是府兵,朝廷发点旗帜那就不错了,至多就是赏点绢布意思意思。维持“土团”的主要收益,就是战争红利,当然了,规模不大的话,那就是黑吃黑

至于民团,因为当年“巨野余孽”四处流窜,成立后又裁减的地方联防队,散伙之后大多就是回家种地,只有在圆桌前面亮了相拔了剑的,才混到了朝廷的封赏。

可朝廷的封赏,也不过把民团变成了府兵,散伙后还是得种地。

崔弘道玩了点猫腻,但这种年月,无伤大雅。

这光景要是有英雄好汉“志愿”进入矩州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唐朝侨民”,谁也不能说这有什么错不是

再说了,朝廷这两年可没少那“戊己校尉”说话,再往前,遍地的“铁杖庙”。还不兴英雄好汉有浪漫的爱国主义情结么

只是再怎么“志愿”,钱肯定是要掏的,不过很显然,房天王可不愿意掏钱,倒不是说小气,而是这事情沾不得,至多给政策给条件,就是不能给钱。

于是房天王就又问老张:“民团钱粮,当如何”

“房相无须担忧,民团用度,不若效仿敦煌军粮故智。”

房玄龄稍作回想,便是想起来,当年敦煌为了囤粮维持西军不断进攻的后勤,也算是下了大本钱的。

皇帝修敦煌宫且不说,如今“盐业产本换军粮”,也依然是关西盐商的主要营生。

“依操之之意,莫非是要用铜市获利来交换”

“矩州及诸蛮谷地,亦能屯田。只是军屯到底不如商屯便利,假使有个铜业产本,或是关扑铜锭发卖之类,总能成事。”

房玄龄脑子就过了一遍,便道:“老夫再上疏。”

第九十八章 当世名臣

当朝老臣体恤百姓,很正常嘛。

尚书左仆射给广州獠、俚谋了福利,再给黔中蛮、苗捞好处,宰相度量,老臣风骨,堪称是当世“忠臣”之楷模;国朝栋梁之风范。

至于皇帝老子有些吃味,感觉自己好像在辽东有点不上档次,这就纯粹是心理问题。

要不是怕“瘴痢”,李董也未必不会南方走一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