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5(1 / 2)

,整天没什么卵事,虽说他还是太师,又授东都尹、洛阳留守这样的要职,可实际上那不过是虚衔,遥领,根本管不了那的事,他甚至都不能轻易的离开长安,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这长安新闻报是李逍办的,他是社长兼总编,然后这封神榜是他写的。”

“李阿三”长孙无忌真是很惊讶了,从没听说这李阿三还有这能力啊。谁不知道李阿三那是个小地主出身,能入仕途靠的是什么献祥瑞玉米啊,固然李逍也曾献过平辽策,但那只是策论,并不是写之类的才情啊。

“是啊,老夫当初刚看完这份报纸的时候,也是很惊讶这居然是出自李逍之手。”

长孙无忌放下手里的这本很薄的报纸,用纸很差,而且字体是印刷的,比起手写的显得呆板,有的地方甚至不太清晰。但就是这么一份明显看着粗制滥造的东西,却又让人忍不住惊叹,粗糙归粗糙,却又很有效的在传递着很多消息。

“这玩意一旬一刊,每刊内容不一样”长孙问。

“是啊,说是这样说的,现在长安有不少书报亭,连几个城门口都有,挺小的,有的就设在各处新建的公厕旁边,说来那公厕还是辅机兄你投的钱呢。”褚遂良笑着说道。

“公厕修起来了这么快”

“最近京畿到处是灾民,李逍学朝廷以工代赈,拿点粮食出来就能一招招一大把人过来干活,而且他修的厕所也挺简单的。”

说长时间不长,但说短时间也不算短,在招募了大量便宜的灾民做工后,李逍已经成功的在整个长安修建了四百八十个公厕,遍布长安一百零八坊以及东西两市和长安各街和城门口。

李逍是按千人一个公厕比例来修的,长安人口四十八万,于是他修了四百八十个公厕,这点数量并不算多。

公厕完全免费,甚至提供免费的厕筹,然后公厕还有专人负责清洁打扫,很干净卫生,完全没有什么屎尿横流的场面。

而李逍现在发行长安新闻报,更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位置的公厕边上建起了小书报亭,既卖报纸也卖书,甚至还可以租书。

“这样一份长安新闻报,辅机能猜到卖多少钱吗”

长孙无忌看了看手里,报纸和加起来也有三十多页了,两万多字,若按一般的书价来说,肯定得值好多贯,但这用纸比较差,印刷的也比较粗糙,而且内容也不如经书那般重要。

于是他想了想道,“一起的话,估计得要两三贯钱吧”

褚遂良伸出一个巴掌。

“要五贯”长孙无忌笑问,“这也不值啊。”

“是不值,所以李逍卖五十文一份,包括后面附赠的连载。”

那边韩瑗笑道,“五十文一份那是零售散卖,据我所知,这报纸还可以订购,如果你一次订一个月的,那么就是九折价,如果你一次订一年的,更只有八折,并且预订的包月或包年顾客,他们还负责送报上门服务。”

这下长孙无忌是真吃惊了。包月九折,那才四十五文一份,而包年八折,更才四十文钱一份啊。

这可是足足三十多页,两万多字呢。才四五十文钱,纸墨钱能回本吗

更别说还要开雕版呢。

“辅机多虑了,你知道李逍这报纸一次刊印多少份吗”褚遂良边说边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份”

“是一千份,而且这报纸昨天发行的,一千份很快就卖光了,后来又连续加印了两次,估计也差不多卖光了。”

“三千份”长孙无忌瞪大眼睛,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了。

第305章 奸臣当道

“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

三千份的销量让长孙无忌震惊,但早已经被震过的褚遂良等回过头来想了两天却已经想明白了。

“长安四十八万军民,多少贵族官员士子,仅是国子监就有生员八千多人。”做为曾经执政的退休老宰相,褚遂良当然清楚长安有多不一样,这里汇聚了天下的财富,同时也汇聚了天下的精英。

这座城市比天下任何一个地方的读书人都要多。

四五十文钱在长安能够干什么如何的粮价,四五十文钱不过是一斗大米的价格而已。在长安城里,随便买斗酒,那也是起码百钱起步,好点的酒那更是斗酒十千。

四五十文钱,不过是几个羊肉馅的胡饼而已。

“也是。”

长孙无忌苦笑着道,印象里书籍那都是昂贵的,与普通人无关。普通人买不起,也读不懂,但他却忘记了,这足足几十页的长安新闻报,其实算书也不算书,人家两万来字的内容,相当于两卷经书,但价格却不足两卷经书的百之一价格。

两卷经书售价四五贯是绝对正常,甚至有些良心价了,但李逍的长安新闻报才卖四五十文钱啊。

看似这报纸根本不可能有利润,但人家走的是量。褚遂良也说了,原本说印一千份,可后来又加印两次,整整三千份啊。

长安四十八万军民,三千份报纸确实不多,毕竟价格这么便宜。一份四五十钱,但三千份,加起来也能卖一百多贯了。

一月三刊,就算期期三千份,其实也才不到五百贯的样子,这还只是销售收入,还不是利润。但一月能卖到四百多贯,估计多少还是能有一些盈余的。

可如长孙无忌这样层面的人,他们看东西已经不是简单的看赚不赚钱了。他看到的是能卖到三千份后这长安新闻报的影响力了,向来著书立说都是掌握舆论的方式。

书是人喉舌的延续,是思想的传递。

虽说有理不在声高,但有的时候,说话大声确实能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话。

“三千份啊。”

长孙惊叹连连。

那边韩瑗道,“其实所谓三千份也有很多水份的,我让人打听了一下,这创刊号,李逍可是半卖半送的,京城百司衙门、国子监还有不少酒楼、茶肆,李逍都免费派送了许多。甚至在他新修的那四百八十厕的墙上,他还让人把报纸贴在上面让人免费浏览呢。”

三千份,肯定有一千份是水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