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5(2 / 2)

但就算除掉一千,那也还有两千。而就算那一千份不是卖出去的,可又如何,那一千份又不是扔进了,也一样是给人看了,甚至还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一份报纸不可能只一个人看,如果一份报纸有三五个人看到,那么就意味着这一份报纸能够传播到万人眼里,而通过这一万人的嘴巴,那么李逍的长安新闻,就能让几乎整个长安人都知晓。

通过长安新闻报,李逍其实等于可以把话说给整个长安听。

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创举,以往就算官府,都不一定有这么迅速的影响力。而现在,李逍只是通过一张报纸就能做到不亚于官府的影响力。

现在这报纸上的新闻倒是很中规中矩,但透过现象长孙无忌看到的却是本质。

“这个李逍,处处出人意料啊。若老夫还在政事堂,肯定第一时间要召见李逍,把这长安新闻报收归朝廷控制。”

褚遂良也点头,一份能够迅速把声音传递给整个长安的报纸,这就是舆论啊。是舆论就会有自己的观点态度,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就比如今天的头版头条报道的百济大捷,这里面对薛仁贵和苏定方两个人的赞美称颂可是很明显的,这是什么,这就是态度,这就是舆论导向。

而在后面还有一版就是专门介绍薛苏二将如今占领的百济南部地区的情况,说那里气候极佳、土地肥沃之类的,若是把现在朝廷准备二次发行债券联系起来,不也能看的出导向吗

朝廷两次发行债券,可都是用百济的地和奴隶做抵押来向贵族商贾们发债借钱的。

还有这个什么楼观道的广告,甚至是那附赠的封神榜小说,长孙都能看的出来,背后没那么简单。

“听说李逍的印刷坊之前接了楼观道不少大订单,现在他又写封神榜,明显是在尊道,这里面并不简单。”

韩瑗道,“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的,李逍这小子可是收了楼观道许多好处的。现在楼观道已经将十几本道经交给他的印刷局印刷,而他的这本封神道本就是为道教量身订做的,听说楼观道给封神榜千字三千文的稿费,另外出书后还给三成的售书分成。”

赤果果的利益勾结。

楼观道给钱,李逍帮他们造势。印刷道经如此,现在写封神榜同样是如此。

若是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继续执政,肯定不会放任如此了得的舆论利器握在他人之手。

但是现在不是这些老家伙当政,当政为首的是李绩,而李绩这人其实在政务上并不怎么会插手,他跟长孙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长孙执政时,是事事要自己决定,可李绩却是一尊菩萨似的,把长孙他们拉下马后,便又恢复了过去的风格,不理政务。

这是他身为武将出身以及他向来行事谨慎的结果。

而许敬宗、李义府这些人呢,却又没哪个跑出来要收拾下李逍,一来李逍现在很得皇帝私宠,二来李逍跟李绩的关系很好。李逍刚狠怒了崔知悌,李义府这些同样不喜旧士族的新贵们不知道多高兴呢。

而且他们究竟能不能明白长安新闻报的特殊,也还是未知。

更别说,韩瑗还透露了长安新闻报不但李逍是社长兼总编,而蓝田长公主也是合伙人兼主编。

有这背景下,现在长安新闻报卖的这么火,可朝堂上却根本没有半点动静。

“奸臣当道,这些奸臣迟早要误国的。”长孙无忌自退休之后,难得的骂起了当政的那群相公,骂的还很难听。

第306章 坑友

七月流火。

虽然天气还依然很炎热,但也开始转凉。昨夜刚下过一场小雨,今天更是凉快。

下午时分,长安西市外的大街上,人流如织,骑马的坐车的走路的,大家都很匆忙。

康安骑着一头毛驴走在街上,前面还有个汉子牵着毛驴。这头驴是租的,就是租这汉子的,长安西市里有许多专门的赁驴人,花点钱就能租头驴子,载人载货都很方便,甚至租头驴还会有个汉子牵驴,这汉子还会充当长安城的向导。

做为一个西域的粟特商人,福安已经在长安只了好些年了,他三年才会返回一趟西域,在这里他还有一个自己的铺面,对于长安这座住了十几年的城市,他已经越来越习惯他,也越来越喜欢他。

他最喜欢这座长安的辉煌,喜欢这里的热闹,这是远在西域的康国根本见不到的。

有时候,他也会放下铺里的生意,交给自己的儿子们,然后也不骑自家的马,而是到西市的赁驴人那里租头驴子,慢悠悠的逛逛长安城。

看看长安的风景,也瞧瞧长安来来往往的人,老康安看着不少风尘仆仆的西域胡商进城,总会想起十几年前自己随父亲第一次进长安城时的景象。

他喜欢长安,十几年过去,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唐人,一个长安市民。他穿汉人的服饰,说汉人的话,甚至找了先生学习汉人的文字,读汉人的书,几年前甚至还信了汉人的道教。

背上的包袱里背着不少铜钱,还有一些香油,他打算照例逛过长安城后,却宗圣观。

“老康,又去宗圣观啊”

走过一个路口,那里武侯铺的几个武侯跟他打着招呼。在这里呆久了,老康安跟这些武侯们也极熟。

他笑着点头,“回头有空去钓鱼啊”

那赁驴人步子迈的很快,个子高大,一副大胡子,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虽然也一样大唐人装束,但其实这人也是个西域胡种,不过他不完全算是胡人,母亲是个西域来的胡姬,后来跟一个来长安番上的小军官好了,然后那军官番上完又回了江南,胡姬却发现自己怀孕。

几个月后生下儿子,一个胡汉混血。打小就在长安长大,如今转眼已经二十多岁,论起来,他甚至对长安比老康安还熟悉。老康安每次都赁他的驴,也算是熟客,他都不用问就知道老康安要去哪里。

“石头啊,听说你最近相中了个姑娘”老康安问。

那高大的混血长的很粗糙,但其实很年轻,不过二十出头,只是显老点。他转过头咧嘴一笑,一口倍地道的关中话脱口而出。

“是啊,就是西市卖鸡毛的那罗老汉的女儿,人还不错的。”

老康安笑道,“既然人家没有瞧不上你是杂种,那就抓紧了。手里够钱不,不够的话可以到我铺里来支点,咱们也算是西域老乡,我利息不会多算你的。”

石头的母亲姓石,来自西域的石国,而他的父亲据说也姓石,却是来自江南的润州,二十年前父亲离开长安后,再也没回来过,也没有音信。她母亲其实只知道他在江南润州,但具体在哪根本不知道,或许对于那位石姓军官来说,与这胡姬只不过是在长安番上时的一段风流往事而已。

石头现在努力赚钱,就是想早点攒够钱娶房妻子。他的那头驴,也是在老康安那里借来的钱买的,现在都还没还清,不过自买了自己的驴后,收入明显是增加了许多。

对老康安,石头是很感激的。这位同乡在长安很照顾同乡,有困难找这位同乡借钱,一般都能借到,虽然也是要利息的,但毕竟人家肯借。

“康老,我最近新找了个兼差,城南新开张的长安报社让我帮他们卖报送报,也能有点额外收入呢。”

“对了,康老你要不要来一份,挺不错的,好多人看了都说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