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8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0(1 / 2)

李逍这等小人奸臣,既然如此,那还有何可留恋的。

反正留下来,也只是个摆设。

“来相,朕离不开你啊。”李治的话很假,假到李逍都想笑。

来济哼了一声,“陛下,臣在这里最后再劝陛下一次,妃子有正常名额,我大唐一后四妃,贵淑贤德四妃,现在另立名号,这是不行的。”

李治不吭声了,在这件事情上,他是不会让步的。

来济也看出来了,但他还是忍不住最后一次劝谏,“陛下既然已经废掉王皇后,将来肯定还要再立皇后。王者定立皇后,是为了承嗣宗庙、做天下人的国母,所以应该选择礼仪名家、优雅贤淑的人,以符合国人的愿望,迎和神灵的旨意。”

“因此周文王立姒氏,颂扬,恩泽施于百姓,其福就像那样。而汉成帝纵欲,以婢女为皇后,便国运中途衰微,其祸患就是这样。”

“臣希望陛下详察。”

“来相忠公。”李治赞扬了一句,不过心里其实是很厌恶的,有的时候忠言逆耳,来济那番话本身没错,可这个时候说出来,未免让人觉得他是把李治跟汉成帝相提并论了,谁都不会高兴的。

“来公忠公体国,朕特晋来公南阳县开国侯,加银青光禄大夫,赐实食封百户,赏彩绢三千段。”

顿了一下,李治又道,“加太子少傅”

师、傅、保这些都是荣衔,但一般人也是没机会加的,虽说没实权,可往往也只是给那些致仕退休的宰相元老级官员的赠衔。

来济之前拜相,以修史之功封了个南阳县男,现在皇帝一下子给他加封为县侯,还给了一百户真封,现在又给了太子少傅这样的二品荣衔。

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就跟之前长孙无忌他们辞相时的待遇是一样的。

给你个好听的头衔,然后滚吧。

心灰意冷。

来济放下官帽,转身走了。

其实来济还很年轻,真的很年轻,今年不过四十六岁。

他拜相入政事堂其实不过一年时间而已,本来说他还正年富力强,还能干了二三十年。

可惜这位进士出身的宰相,虽才华得太宗赏识,但在李治这里却从没得到过尊重。

来济走了,走的很落寞。

曾经年轻的时候,来济与不少同学聊天,曾经许下过愿意,说自己将来要当宰相。

他成功了,四十五岁就当上了大唐帝国的宰相,可是他也失败了。宰相只当了一年,就不得不离开。

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有朝一日能当上宰相了。可最失落的,则莫过于当上了宰相,可皇帝根本不尊重你。

大家都想当宰相,可想当的是有抱负有作为的宰相,而不只是皇帝的一个摆设。

读书人也是有尊严的,如来济这样的人来说,与其留着当摆设,不如回家去。

李治看着来济远去的背影,却是有些如释重负,他太讨厌那些元老了。

如今,元老又少了一个。

走了也好,省的碍眼。

李治目光转向李逍,觉得李逍还真是他的祥瑞,居然一句话就能把一个元老气的辞职了。

皇帝觉得李逍似乎带有嘲讽光环,走哪嘲讽哪,到哪哪惹事。

本来都已经马上要离京了,结果却又能搅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李治很想继续留李逍在京,可是现在搞了这么多事情,再留他估计这小子会被反噬的,还是让他去三韩避避风头吧。

这样的祥瑞大宝贝,李治还是舍不得失去的。

来济辞相拍拍屁股走了,气氛有些微妙。

李治给李逍使了个眼神,李逍立马就领会了。

他拍了拍屁股站好,再次向皇帝谏议,请立武昭仪为宸妃。

“太傅以为可否”这回李治没着急,而是先问李绩。

李绩也没让皇帝失望,果然表示可。

“好,那就再有劳太傅再为朕拟一道册立武氏为宸妃的诏书”

崔敦礼站在那里,没敢做出头鸟,他舍不得跟来济一样辞相,但心里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声昏君,奸臣。

第333章 安东经略使

王皇后被废了,来元老辞相了,武氏被册立为宸妃了。

随着胜业坊的一夜混乱起,带来的是连锁的反应。河东柳、太原王、许州崔,几乎被摧毁,虽说太原王氏为五姓七家之一的高门世族,这一次皇帝也没敢将他们彻底连根拔起,也只是把王皇后家这一支给废掉了,可这依然是震动天下的大新闻。

玉濑长公主刚接管了长安报社,新闻的敏感性还是非常强的,她特别做了一期特别报道,专门报道此次长安大地震的来龙去脉,在舆论上为皇帝兄长造势鼓吹助阵。

反正,得让天下人知道,王皇后不是无缘无故被废掉的。柳王崔三家,更是早就应当被弄了。

而来相公辞相,则只是说这位身体不好,病退了。

至于武氏进为宸妃,倒没做过多的报道,只是大致介绍了下这位新皇妃,但表面看似公正,其实报道还是比较其妙的在引导,是在为武氏点赞的。

这期的特别报道一出来,立即卖到脱销。

甚至比李逍亲自策划的创刊号都卖的好,居然卖出了整整五千份,简直就是个奇迹。

报纸大卖,李逍倒也是坐收其利。这报社李逍可是占股七成的,玉濑占股三成,此外现在印刷局的印刷坊还没修好,如今报社是找李家的私人印刷坊印刷的报纸,这又赚了不小的一笔。

李逍很喜欢钱,尤其是现在要去百济上任了,肯定得多带点钱走。

所谓穷家富路嘛,没钱路上可不好过,到了百济那蛮荒之地,手里更得有钱才好办事。

李逍在百济现在又多了一块地。

他之前买朝廷的债券,朝廷抵押了一千亩好地给他,然后他又拿着向朝廷抵押出钱来,反过来又在百济买了一千亩中等的地。

上次皇帝还特旨把徒山岛赐给了他。

而这次因为他的抢眼表现,在废王立武事件中的积极之功,让李治非常满意。因此大笔一挥,在百济又给李逍划拔了一千亩上好的良田,还特旨给他一千个百济奴隶。

反正这些奴隶都是东征军的俘虏,在百济不太值钱,在长安虽值钱,可运输也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