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2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7(2 / 2)

当府兵还有机会立功得赏,甚至有机会授官,府兵这个职业,是大唐无数平民百姓都想得到的机会,可惜府兵点选向来都很严格的。

首先地主富户子弟,其次选多丁之家,再选身体强健者。

这几个条件一筛选,如黑鱼这样的人是永远没有机会当上府兵的。

但现在,有了这个意外的机会。

在招兵簿上按下手印,然后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府兵了。

每人可以马上领到一套衣袍鞋袜,还能领到五百文钱。

大家看着这崭新的衣服,和那串金灿灿的铜钱,都觉得这安东大帅果然豪气,跟着他当兵吃粮,似乎真的没有选错。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告诉这些水手们,当兵吃粮其实也有风险的。比如说如今百济人叛乱复国,倭人又挥师来战,北有高句丽人虎视眈眈,百济的大唐军队其实很少很少。

李逍不认为自己这算是欺骗。

不过虽然成功的把这两千水手留了下来,但他还得给淮扬地方官员们一个交待,毕竟人家只是派人来运兵,结果最后肉包子打狗了,怎么也得有个交待的。

李逍给淮扬的几个刺史们写了封信,又给朝廷写了封信,说明自己很需要这批水手。

然后就这样了,就算他们不肯,那就扯皮打官司吧,反正人都留下来了,你还能再来把人抢走不成。

他也相信,为了这点小事,朝廷也不可能真拿他处置,毕竟百济现在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地方,换个人过来未必镇的住场子。

八千新府兵到了,李逍与诸将商议过后,决定在百济设立十个折冲府,每八百人为一府,这是折冲府的最低档,中档是一千,高档是一千二。

十个折冲府分别部署在山河关津紧要之地。

“军府要加紧时间修筑起来,还有府兵们的田得赶紧分下去。每名府兵一百亩地,必须足数,还得挑选肥沃的好田分给。”

两千水兵则是以五百为一营,设立四营,驻于百济的几大江河入海口岸入,那两百多条船也全都被李逍划给了赵持满的水师了。

“大帅,答应给府兵们的媳妇怎么办”刘仁轨问。

“这有什么难的,给各州县的百济人发公文,让各家有年龄满十五岁,二十五岁以下的未婚女子者,都要到衙门登记造册。登记好后,再由帅府为府兵们选配成婚就行。”

“啊就这样配对会不会太儿戏了些”

“有什么儿戏的,我觉得就挺好的,难不成还要让他们见面相亲,左挑右选不成只要我们登记的时候,把那些残疾的、智障的、特别丑陋的、年纪大不生育的为将士们先排除掉,就已经可以了。”李逍很霸道的说道。

“百济人会肯吗”

“那就告诉百济人,如果有女儿嫁给我大唐将士,则嫁一女授他家田地二十亩,这二十亩地是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的,算是我大唐给他们家的娉礼好了。”

嫁给女儿给二十亩地,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关键的是若嫁女儿给大唐府兵,那以后他们就是自己人了,这个很重要,李逍相信这些百济人懂得如何选择的。

第404章 新妇

久迟城一战,百济叛军复国的苗头刚起就被镇压下去。

倭人和百济贵族们扶持的新王扶余丰逃匿不知所踪,各地原本蠢蠢欲动的百济豪强贵族们也都偃旗息鼓,不敢动弹。

一万新援到来之后,驻百济唐军更是实力大增,气势大涨。

一时间,各地的百济人都老老实实。

原本如沸油一般的百济之地,一时间平稳下来,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安稳阶段。

李逍自然是乐得看到这种局面,一万新援设为十个折冲府加四个水师营,划地置军府,均田授地,又让各地州县衙门配合帅府命令,登记百济适龄未婚女子,让他们为新来的唐军士卒们做官媒婚配。

淮西渔民黑鱼如今已经是大唐安东道水师的一名士兵,在白江水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假期。

一出水寨营门,他便急匆匆的往家里走。

他被分在白江水寨,帅府规定,各地的军府、水寨、屯堡之内只得驻兵,兵员家眷不得驻于军府屯堡之内,士卒们的家眷就近安置在附近。

而士卒在当值或受训期间,不得家属探视,也不得离营归家。

黑鱼做为赵持满树立的典型,所以是第一个娶到百济媳妇的,还是赵都衙亲自替他选的百济女子,以前还是个百济豪强家的女儿,懂些汉话,人又年轻漂亮,十分让他喜欢。

简单的婚礼后,他把这位漂亮的女子迎入了自己那简陋的家里,过了三天婚假之后就去水寨参加集训,一别月余,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天天担心自己美丽的新妇,怕她得不到照顾,怕她在家里没有粮食,更担心这么漂亮的新妇被人欺负了。

脚步匆匆。

黑鱼的家离白江水寨很近,相距不过五里地,也是沿着白江河口而建。这一片都是水寨水师官兵们的家,很简易的一片宅子,茅草屋顶木头墙,篱笆围起的一个小院子。

每个水师兄弟都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子,赵都衙跟他们承诺过,这只是临时的住宅,今后会为大家修建更好的宅院,每人都会有一个四合小院,外面还会有堡墙护卫。

远远的已经看到了用树木做成的简易木栅,看到自家院子上空飘出的炊烟,他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新妇在家里还有饭吃。

几步上前,跟守在庄门前的几个当值水师士兵打了声招呼,验对了腰牌,他便急匆匆的往院里走。

推开院门,看到自己的新妇正在淘米。

“官人回来了。”

听到脚步声,一个年轻妇人抬起头,神色有些紧张,见到是自己的唐人丈夫后松了口气,忙起身迎接。

黑鱼左右打量了院子几遍,发现跟自己一月前离开时变化不大,只是更加干净整洁了一些。

“嗯,集训结束了,你在家里还好吧”

“奴在家里很好,寨里有按时发下口粮,还有盐、布等,一切都很好。”顿了顿,她又跟丈夫道,“还有前些日子,县上把你的一百亩地也给分下来了,我去看过了,地都很好,一百亩地分成了三块,比较集中。因为你还在寨里受训,奴怕耽误了生产,便托人给我娘家父兄带信,让他们帮忙翻了地,过几天就要播种了。”

黑鱼仔细听着,对这些非常满意。

一百亩地啊,以往他家在淮西,那地方人多地少,而且水患频繁,家里均的田本就少,加之弟妹多,倒是年年种地年年拉饥荒,一家人常年都吃不饱饭,弟弟妹妹们更是常年衣不蔽体。

进屋,看了家里的米缸,果然里面的米装的满满的,他在水寨受训的时候,吃住用都是水寨里的,每月还另有六斗米的粮补,还有几升盐。

水寨都是直接把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